人生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是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那年去浙江海宁的时候是深秋 。江南的深秋暑意未退 , 走在海宁这片土地上时 , 脑海中想起的几个成语就是“钟灵毓秀 , 人杰地灵” , 一个人口不过百万的小城市里 , 居然有那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海宁的天空群星璀璨 , 这里有徐志摩走过的青青草地 , 金庸大侠赞过的渟溪古镇 , 有文人荟萃的仰山书院 , 而我却直奔另一个让我心生敬仰的地方:王国维故居 。我想王国维才是海宁星空中最明亮闪耀的星星 , 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 只不过他的光芒在当下这个世界中 , 被现代文明的光怪陆离所遮掩 。

海宁市盐官镇王国维故居的前厅正中 , 置放王国维半身铜像 。在我想象中 , 一位学贯中西 , 尤其精通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大思想家 , 一定是有着博大胸怀和开放心态 , 应当是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样子 , 但我看到塑像和众多的照片中却是面目清瘦 , 留着辫子 , 戴着黑色棉布瓜皮小帽 , 穿着中式对襟长袍 , 一个典型的冬烘先生的模样 。有一张照片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戴着一幅黑框的老式圆形眼镜 , 留着一撇一字胡 , 头微微倾斜 , 目光忧郁却执着 。端详这张照片的时候 , 我突然深刻地理解了“性格即命运”这句话 。1927年在他50岁的时候 , 他在颐和园昆明湖畔投湖自杀 , 毅然绝然离开了世界 。我想那个时候 , 是整个中国走到了最迷茫的时代 , 旧的封建帝国分崩离析 , 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起来 , 这个时代的人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进 , 到处是陷阱、杀戮与战争 。他是一个绝对孤独的人 , 他深刻地体验过“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的悲凉壮阔;他有一颗绝望的心 , 他还固守着旧时代的礼法 , 却又憎恨旧时代的腐朽 , 他渴望新时代的变革 , 又看不到曙光 , 也不愿意那个浊世中合流同污 , 也许只有一死 , 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的猜测 。在他离世之后 , 人们在他的办公桌里 , 找出了他的遗书 , 只有寥寥数字:“五十之年 , 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 , 义无再辱” 。这短短几十个字 , 给世人留下了难解之谜 。

王国维之死 , 容易让我想起另外两个人 , 一位是投身汨罗江的屈原 , 一位是投身太平湖的老舍 。如果把王国维的这十六字绝命书放在这两位知识分子身上 , 大约也是十分恰当的 , 况且对于王国维这样通达生命至最高境界的人来说 , 他早就超脱了凡人的生离死别、荣辱得失 。这三位不同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大师级人物 , 最终都是用同样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 这究竟是巧合 , 还是命运使然 , 让人深思而感慨 。
大师的生命虽然像流星一样从天空中一划而过 , 但他却提出的人生三个境界 。王国维认为古今大成就者、大学问家都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的人生境界 , 这三个境界似乎也是暗含参禅三个阶段:“参禅前 , 看山是山 , 看水是水;参禅时 , 看山不是山 , 看水不是水;参禅后 , 看山仍是山 , 看水仍是水 。

第一个境界:昨夜西风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人生初始 , 站在一个低起点上 , 无法尽揽生命之真义 , 唯独能够尽可能地站在高楼上 , 带着生命全部之热切 , 举目四望之 。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 , 少年之时 , 未谙世事 , 总想能够到外面的世界看到更多的风景 , 也总是满怀憧憬 , 想实现人生的梦想 。这个境界 , 是人生之春分 , 万物苏醒 , 静待雨露 , 少年如风 , 红颜如云 , 一切的美好将要发生;我们还要远方 , 诗与理想;我们需要多读儒家之书 , 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梦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