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的最后一天 唐肃宗李亨


唐肃宗李亨(唐肃宗李亨的最后一天)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十八日深夜,月明星稀,唐肃宗李亨孤独的躺在长安城大明宫长生殿内的御塌上,气若游丝 。身边没有一个宦官宫女 。他一生挚爱的张皇后刚刚就被他最宠幸的宦官李辅国抓走,不知去向 。他扯着嗓子喊了半夜,没有一个人过来搭理他 。想起十三天前死掉的父亲李隆基,他不禁悲从中来,五味杂陈的哭了 。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初八,李亨出生于长安东宫之别殿,此时李隆基刚被立为太子不久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虽说联手干翻韦后和安乐,其实太平公主出力最多 。而太平公主并非善茬,她之所以推李旦上位,一是自保,当时韦后和安乐已经准备拔掉李旦和太平公主这两颗钉子,她们只好先下手为强 。二是想自己当女皇,步其母亲武则天后尘 。因为武则天经常夸她最像自己,不仅长得像,而且有野心 。
但是李隆基却成了她通向权力巅峰的绊脚石 。李隆基已经27岁了,颇有太宗风采,不喜欢舞文弄墨,终日玩鹰走马,纠结一帮勇武少年狩猎打球 。相对而言,李旦33岁的长子李成器却跟李治差不多,才气过人,潜心音律,好文不好武 。太平公主想做武则天第二,首先就得培养一个傀儡皇帝,然后废掉自立 。李旦已经五十多岁,跟晚年李治一样,无心也无力操持政务,李成器是太平最好的选择 。所以太平公主经常跟李旦说,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皇位,立长不立贤 。李成器宽和仁爱,颇有咱们父亲的风采,你不立长子而立三子,小心酿成当年太宗李世民和隐太子李建成骨肉相残的惨剧 。
平心而论,太平公主的担忧不无道理 。可惜李旦是李唐诸多皇帝在立储问题上少有的明白人(李渊李世民李隆基等英主都没做到这一点,李世民还被老人家批评为“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这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他亲自下诏肯定了李隆基太子之位的合法性,让人们不要传播流言 。此事他决心已定,不必再议 。
太平公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是窥探李隆基所作所为,找李隆基犯错的把柄,“纤介必闻于上”,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卧底 。只要李隆基被抓住漏洞,那么即使李旦想保他也保不住 。当年乾纲独断如李世民,想保李承乾都被长孙无忌否决了 。因此李隆基每天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做错一件事,生怕说错一句话 。

恰在此时,妃子杨氏怀胎十月,要生孩子了 。生孩子本来不是事,只是生的不是时候 。如果这个孩子出生,被太平公主知道,太平公主便会以李隆基沉迷女色不理朝政为由向李旦告状 。于是李隆基就想打掉这个孩子,让亲信张说出去弄了些堕胎药,自己亲自弄个小炉子煎熬 。煎着煎着困了,就在火炉边睡着了,梦到一个金甲天神从天而降,把药锅打翻了 。李隆基一下惊醒了,果然看到药锅翻在地上 。李隆基又煎了一锅,结果再次睡着了,金甲天神再次下凡把药锅打翻了 。李隆基不信邪,又煎了一锅,这次瞪大两眼睛不睡觉,看看到底有啥古怪 。却见药锅煎着煎着,好端端的又掉在了地上 。
李隆基这下彻底服了,恰好张说也回来了,两人一商量,看来这孩子命不该绝,天意不可违,方才把孩子生下来,取名李嗣升 。嗣是继承,升是上天 。嗣升意即承奉上天旨意 。李嗣升出生后,一直交给太子妃王氏抚养 。很快李隆基干翻太平公主,封了李嗣升一大堆头衔,并派贺知章皇甫彬等当世名士教育他 。李嗣升身为亲王,他的人生程序本来早已预设,便是看书写字,听歌跳舞,聚集一些帮闲,悠哉悠哉到老 。只可惜人的命运啊,真是变幻莫测 。
李隆基有个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是武则天侄孙女,性情乖巧,善于逢迎,工于心计,用骆宾王骂武则天话就是“狐媚偏能惑主”,也就是现在说的绿茶 。武惠妃茶艺超群,集李隆基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还怂恿李隆基把同甘共苦的王皇后废了 。由于武惠妃特殊身份,还有李隆基对后宫干政的恐惧,他被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等人整怕了,留下后遗症,坚决不立皇后,所以武惠妃其实就是实际上的皇后,虽然没有皇后头衔 。
母以子贵 。武惠妃既然有了皇后的地位,当然要给儿子寿王李瑁谋求太子的位子,于是联合李林甫设计让李隆基赐死了太子李瑛 。李林甫和武惠妃弹冠相庆,以为大功告成,李瑁的太子之位铁定没跑了,结果两人都失算了 。李林甫以善于揣摩李隆基心思著称,这次却没有摸清楚 。李隆基最怕后宫干政,所以极力避免后权过重,有人以武则天为榜样,再出个女皇帝 。古人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不管啥事,只要有人开了先河,就会有过江之鲫的效仿者 。太平安乐韦后,都是武则天的效仿者,李隆基也怕武惠妃成为第四个效仿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