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全景图 莫高窟图片

莫高窟图片(敦煌莫高窟全景)原杨光摄影师2019-05-04 16:03:08
作为全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对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并不陌生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莫高窟的一篇课文告诉我们,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她位于甘肃省三围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环绕,492个洞穴像蜂巢一样排列在断脊和陡峭的悬崖上...一段文字带给我们无限的期待,似乎我们有生之年都应该去参观莫高窟 。
向西去敦煌,最大的期待自然是“莫高窟” 。但是,能抢到一张每天只卖6000张的票,真的不容易 。最后,你得早点到景点,在门口排队等半个多小时,才轮到你检票 。
查完票,终于进了候车大厅 。本来这里可以看主题数字电影《千年莫高窟》和球幕电影《幻佛宫》,但是这里的讲解员太忙了 。我们的导游建议我们放弃观看,否则下一个讲解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
上车去莫高窟 。透过车窗,越过一条早已干涸的河流,对面的沙丘悬崖上有许多洞穴 。这就是我们一直期待的鸣沙山东麓悬崖上的莫高窟 。

当泉河早已干涸 。从候车大厅到莫高窟遗址,道路两旁都是沙漠沙滩和戈壁 。到处都是黄沙,寸草不生 。这里荒无人烟,但是在莫高窟这里可以看到一片新绿,在已经干涸的河道上也可以看到几丛绿草 。
在洞穴右侧的山顶,有一座早已坍塌的佛塔,只剩下底层 。当时我就问讲解员这个佛塔是什么来历 。可能她根本没听到,也可能她不知道 。我没有找到答案,但透过长镜头,我可以看到塔的其余部分,好像还有清晰的浮雕纹饰 。
放眼望去,祁连山一望无际,形成了很好的天然屏障 。莫高窟就坐落在这个群山环抱的U型峡谷里,这可能是莫高窟历经千年仍能露出地表,没有被黄沙完全湮灭的原因 。在党泉河东岸,修复后的佛塔孤零零地矗立在祁连山支脉三危山脚下 。
从停车场出来,过桥正式来到莫高窟景区 。有一种解释,莫高窟曾经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王元霸道士来此重修道观,从外地移植了抗旱抗风的杨树、榆树、柳树等树种,形成了今天莫高窟的树荫 。

莫高窟前的其他几个院落目前已经关闭 。如果不是王元霸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这里重建了三清宫(下殿),莫高窟的命运会被改写吗?
莫高窟建于十六国时期 。据唐代《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碑》一书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经过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佛,于是在岩壁上掘开第一窟 。从此,莫高窟文化一直延续到元代,逐渐被冷落和抛弃,直到道士王偶然发现,才重见天日 。后被英国史坦因、法人伯里奥特、日本醉乡立花、俄罗斯欧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掠夺,导致莫高窟文物在海外大量流失 。
曾经,莫高窟南北长1680米,高50余米 。石窟上下最多有5层 。很多石窟入口处建有木厅,由木栈道连接,因年代久远而破损 。如今,景区用一条崭新的水泥栈道将溶洞连接起来 。
为了分流客流和保护洞内文物,每张门票只能由一名讲解员带领随机参观8个洞(好像我们只走了7个洞) 。整个过程中,解说员的讲解简单而单调 。狭窄的山洞里没有足够的人 。后面的人还没来得及进去,解说员已经叫大家离开,然后锁上了洞门 。
我很幸运的坚持着讲解员进入了洞穴,但也因为洞内光线昏暗,我没来得及看墙上的壁画,然后在讲解员有条不紊又枯燥的讲解后,我匆匆赶往下一个洞穴 。
一张票只能参观8个洞穴 。可能景区也觉得8个洞对普通大众来说足够了 。我记得解说员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台湾省的游客可能一年来一次,很多一年来几次,但是国内游客基本不会再来了 。
游客的体温、呼出的二氧化碳、洞内的通风都可能影响洞内的文物 。为了保护莫高窟内的文物,洞窟内配备了温度、湿度等检测仪器 。如果有任何指标异常,将通知游客立即疏散 。对于那些封闭的洞穴,马上会有人来检查 。
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文章或纪录片中呈现的浩瀚历史工程,在这里根本感受不到 。面对这幅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作,没有什么精彩的解释,只好既当内行看门道,又当外行来凑热闹 。
漫长的期待,艰辛的等待,换来的是匆匆的一瞥 。国内对这些石窟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最好能了解一下每个石窟的内容和来龙去脉 。
【敦煌莫高窟全景图 莫高窟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