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官网 app 丁香园 论坛

丁香园论坛(丁香园官网app)
目前互联网医疗仍处于风口浪尖,但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医疗是关系到使用者健康的迫切领域 。但由于资质和监管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还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打通资源的优化配置 。
2000年,李天天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当时他发现自己做研究写论文都要在图书馆查阅大量文献,有时候即使什么都翻遍了也未必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
“那时候上网的人少,数据库复杂,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检索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李甜甜在业余时间做了一个在线搜索社区——丁香园 。两年后,李甜甜发现医生和同事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于是他把丁香园从一个搜索论坛变成了一个专业学术讨论的论坛 。
李天天丁香园论坛创办的地方 。
2019年,丁香园已经从一个学术讨论的BBS,发展成为一个服务于医患双方的流量入口 。去年12月,一篇硬杠100亿元的保健品公司全健的爆料文章,让丁香园名声大噪 。如今,丁香园已经成长为互联网医疗领域炙手可热的独角兽公司——从服务医生、企业到患者,建立了从线上到线下的完整服务体系 。同时也获得了腾讯、DCM、顺为资本等投资人的青睐 。
2018年4月,丁香园完成超过1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10亿美元,位列独角兽公司 。
丁香园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03 ~2007年:刚开始注重医疗专业用户和行业口碑的积累 。时针转回2007年左右,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时期 。当时的互联网创业者一方面面临用户增长的瓶颈,一方面面临服务器对资金的消耗,却找不到商业化的路径 。
当时在线医疗基本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资本也缺乏对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的关注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的数据,2009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仅为1.6亿元 。直到2010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才开始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 。
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iResearch.com)
2010年之前,在线医疗领域的投入很少 。从2005年到2009年的5年间,国内互联网医疗投资的数量只有8家 。但2010年达到10家,2014年达到119家 。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医院诊疗水平的要求提高,但三甲医院资源分布不均、信息共享不畅、挂号难、看病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人们渴望有一个更便捷的就医平台和就医途径 。
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iResearch.com)
李天天于2000年初创立丁香园,2007年,丁香园正式开始商业运营 。从2007年到2010年,对在线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天涯猫扑、西祠等BBS论坛成为当时热点事件的源头 。然而,在火热的BBS背景下,国内的医生交流和医学学术论坛仍然空白给,大量医学工作者对信息检索和学术讨论交流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
因此,互联网连接改造医疗行业的潜力已经显现,早期的在线注册和轻咨询服务已初见端倪 。比如挂号网通过挂号服务获得了大量用户,早期的BBS问诊服务也开始发展,主要以用户贴病情贴和在线医生回答病情分析为主 。
丁香论坛页面
丁香园早期的定位是专业的学术论坛 。纯学术定位的好处是一开始就形成了专业的学术讨论氛围,满足了当时医生和医疗工作者的需求,从而快速积累了大量的医生和医疗数据 。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丁香园在医疗和医疗医药行业的权威,建立了品牌、用户数据和医生实力上的优势 。这个定位对后来丁香园B端和H端商业模式的打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2007 ~2015:商业模式突破:从To D到to To H再到to B 。2007年至2015年,我国人均医疗支出呈快速增长趋势 。艾瑞数据显示,个人医疗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3.5%上升到2012年的6.9%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医药电商业务在未来几年迅速崛起 。艾瑞报告显示,从2010年开始,医药电商开始快速增长,增长率为114%,2012年达到增长曲线的顶峰,增长率为300% 。
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iResearch.com)
这给在线医疗行业的商业盈利带来了好处,尤其是医药公司当时急需有效的互联网用户推广渠道,网上药店和交易平台也逐渐发展起来 。
当时国内在线医疗行业的盈利模式大致分为三种:
首先是对C端即患者用户收费,包括在线问诊、健康医疗服务、预约挂号、病历管理、医疗费用支付等服务 。比如求医问药,39健康网等 。
第二种是对第三方广告主的收费,主要是一些在线注册和在线咨询平台,比如挂号网 。
三是交易电商,以交易佣金收入为主 。当时主要代表企业有医药在线、天猫医药、1号医药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