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的座右铭! 苏步青的名言!


苏步青的名言!(苏步青的座右铭!)
史上的第一篇座右铭什么样?短短百字洞悉世道人心,值得收藏!
所谓的“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警句,后来泛指人们激励、警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比如,华罗庚的座右铭为:“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艺术谈几声 。”苏步青的座右铭是:“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去做 。”

那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座右铭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我们所用的座右铭一般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警言,而古代的座右铭的篇幅要更长 。古人写作也是分文体的,比如诗词歌赋之类,其实,铭也是一种古老的文体 。铭最早是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从金,从名,名亦声 。“金”指钟鼎铸器,“名”意为“广为人知”,“金”与“名”联合起来表示“在钟鼎盘盂上刻铸款识” 。

后来,铭演化成为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铭的文辞简练、有韵,内容多简短,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与格言颇为相似,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 。我们最熟悉的铭,就是曾经入选中小学教材的《陋室铭》 。

而座右铭,是铭文的一种 。座右铭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因为,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以《座右铭》命名的作品 。

崔瑗的《座右铭》,全文共20句、100字,铭文构思精巧,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 。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崔瑗的《座右铭》原文为: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

崔瑗,字子玉,东汉涿郡安平人,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 。对于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尊称“草圣”的书法家 。这样一位成功的书法家,为什么会想到写下如此警醒自己的座右铭呢?原来,也是事出有因 。

据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的题注称:“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

崔瑗的哥哥崔璋被州人杀害,崔瑗怒不可遏,手刃仇人,然后隐姓埋名出逃他乡,后遇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返乡后,作此铭来警醒自己,又因为经常放在座位右边,于是叫做座右铭 。

经过此次人生波折,崔瑗开始深刻反省,检点自己因血气之勇而造成的恶果:不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更使时光空抛,学业荒废,内心非常悔恨 。因而作铭“尝置座右”,朝夕检视,时刻警戒自己,终于卓有建树 。

崔瑗的《座右铭》,是我国有史以来传世的第一篇“座右铭” 。全文从人与己的关系着手,每两句表达一层意思,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作者的人生态度 。铭文中的处世为人之道,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
【苏步青的座右铭! 苏步青的名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