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高等级路面,我国大部分交通道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路面相对于简单的混凝土路面有很多优点,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目前,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重型车辆和超载现象十分严重 。受路面结构、气候、地形、地质条件、行车荷载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柔性还是半刚性基层都会产生各种形状的裂缝 。初期的裂缝往往对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随着地表雨水或雪水的侵入,处于开裂状态的路面病害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裂缝附近的路基含水量增加甚至饱和,在大量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沉陷、冲刷、翻浆等病害,严重影响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有效处理各种路面裂缝,防止路面水裂缝进入基层,同时防止地下水进入路面,可明显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行车荷载引起的裂缝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产生拉应力 。如果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基层会迅速开裂,直至影响沥青表面 。第二类是非载荷裂纹:低温收缩裂纹和温度疲劳裂纹,主要是温度裂纹;施工工艺不当或材料不合格引起的裂缝 。裂纹源网络中的两类裂纹分别由横向裂纹、纵向裂纹、网状裂纹和反射裂纹表示 。

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成因及预防措施
1.资源网络中的水平裂缝
1.1表现
裂缝基本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线宽不同 。有些裂缝贯穿整个路面,有些道路部分开裂 。
1.2原因
(1)沥青质量不符合当地施工气候要求或相关技术标准,导致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抗拉强度,产生横向裂缝 。
【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2)施工缝处理不当,接缝过紧,导致不同部位结合不良,产生横向裂缝 。
(3)水泥用量、施工质量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半刚性基层路面收缩裂缝 。,都表现为横向裂纹 。
(4)桥梁、涵洞等构筑物的回填部分未按要求施工,或处理不当,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和横向裂缝 。
1.3预防措施
(1)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择符合要求的沥青种类,以减少或消除沥青路面的温度收缩裂缝 。施工中使用的沥青应在该地区相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验证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
(2)合理组织施工 。摊铺应尽可能连续,并尽可能避免冷接缝 。如果不可避免,应在压实的摊铺带边缘整齐地切割冷接缝,清除漂浮材料,在接缝处涂抹新的热混合物,预热并软化冷材料,清除涂抹材料,在接缝壁上涂抹0.3 ~ 0.6千克/米的粘性沥青,然后涂抹新的沥青混合物 。
(3)充分压实横向接缝 。碾压时,压路机先在横向接缝的压实路幅上,钢轮伸入新摊铺位置约15cm,然后每次向新摊铺层移动15~20cm,直至压路机完全进入新摊铺层,再转入纵向碾压 。
(4)半刚性基层所用水泥应采用质量稳定的回转窑生产,水泥用量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水泥与其他混合料应充分混合,使其均匀 。道路水泥应按要求在相关部门进行检测 。
(5)桥涵回填部分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等材料和材料,并按要求进行填筑和充分碾压 。在沉降严重的地区,应先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并组织合理施工,减少回填不均匀沉降 。

2.纵向裂缝
2.1表现
裂纹走向与路线走向基本平行,裂纹长度和宽度不同 。
2.2原因
(1)路基填筑使用不合格材料,路面开裂是路基吸水膨胀所致 。
(2)未按要求进行纵向加宽,或碾压不符合要求,导致加宽部分沉降,出现纵向裂缝 。
(3)路基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值,路基边坡压实度不足产生滑坡 。
(4)边沟过深,增加了实际填土高度,导致滑坡和路面开裂 。
(5)面层前后铺装接缝处的冷缝未按相关要求处理,因结合松散而相互分离,造成纵向裂缝 。
2.3预防措施
(1)用合格的材料填筑路基或在填筑前处理填料 。
(2)旧路加宽或半填半挖时,路基填筑应先将边坡松动,台阶按填筑厚度要求逐级加工、充分碾压 。
(3)路基施工应分层填筑,边坡应充分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边坡应适当级配,高填方段应减缓边坡,减少边沟深度 。
(4)面层施工应尽量全宽铺设 。如果不具备全宽摊铺的条件,两个摊铺机可以在摊铺前后紧跟,尽量避免前一半混合料已经冷却后再进行后一半摊铺,保证混合料的热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