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研究未来战争的年轻人( 二 )


“痛并快乐着 。”这是许多年轻研究员对这份事业、这段青春的概括 。
时光一年年流淌,杨伟龙看着曾经的同学步入社会,每天谈论生活的压力与物质的追求,仿佛聆听着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 。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我现在每天都是在‘自我实现’ 。”回首过去几年的跋涉,杨伟龙说,自己的每一个脚印,都盛满了“金钱换不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
对这群年轻人来说,选择这份事业,就是选择把青春献给军队和祖国 。
那年春节假还没过完,助理研究员李晓东便从家乡出发,登上了远行的高铁 。
这是一次不寻常而又寻常的“逆行” 。对李晓东来讲,出差是一年到头的常态 。他早已习惯挥别家人,随着研发项目辗转天南海北 。
这次任务,他将牵头保障一次联合演练 。李晓东至今记得,任务成功时,指挥大厅沸腾的景象 。
这一刻,李晓东和战友们的智慧和心血,变成了席卷战场的革命性力量;这一刻,联合作战、体系作战的一些设想,在先进的技术手段下变得切实可行 。
在离战场“最近”的指挥大厅,同属于一个研究团队的副研究员张晓东,忘不了亲眼见证“战争”的震撼――
一架架飞机、无人机呼啸升空,部队闻令而动,密切协同……“那个场面,让人热血沸腾 。”张晓东说 。
这或许就是张晓东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从军的理由:“很多路未来都还有可能尝试 。唯独部队,我只有一次机会,能体验这里的人生 。”
2015年,张晓东刚刚步入军事科研领域,便告别家人,奔赴遥远的海滨执行科研任务 。白天,他和同事废寝忘食地同官兵一起研究打仗;深夜,年轻的研究员们坐在大巴里,沿着颠簸不平的山路返回住所 。
星辰散落在夜幕中,微弱的月光穿过车窗,打在这群年轻人的脸庞上 。他们大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子 。此刻,有的人歪头休憩,有的人戴着耳机静静听歌 。这辆安静潜行于黑夜的大巴,仿佛开辟出了另一个世界 。
张晓东侧过头,望着窗外恍惚而喧闹的城市灯火,“突然觉得自己正在干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
未来的方向
这群研究未来、创造未来的年轻人,必将绘就一幅崭新的图卷
入伍之后,张晓东养成了阅读军事书籍的习惯 。在前人的足迹里,他不断汲取着基础理论的养分 。
“从当年的运动战,到今天的‘马赛克战’,究其本质,都是‘打一场让敌人看不懂的战争’ 。”张晓东说,“这就告诉我们,战争不只需要信息化、工程化的手段,还需要谋略和艺术 。”
只有理解了技术层次之上的问题,张晓东和战友才能给予指挥员最大限度施展指挥艺术的舞台,把战场的方方面面摆在指挥员眼前 。
张晓东喜欢看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指挥作战的电文,短短几句话,就能显现出战略思维的本质 。每封电报中,有诸多关于谋略和作战细节的内容值得咀嚼 。
2017年调整改革后,中心成立 。张晓东有了一种“天地更广阔”的感受 。中心的研究方向愈发趋近前沿,也更加注重提高自主研发的项目比重 。
刚从学校毕业时,助理研究员李晟泽还不太了解人工智能 。来到这里后,每天面对着黑色的编程页面和闪动的白色字符,李晟泽一遍又一遍地改动,跑程序,再改动,再跑程序……循环往复,只为了弄清每行代码究竟会影响到哪一处 。
毕业3年后,助理研究员李红梅又捡起专业书本 。团队技术转型,由总体验证跨越到自主研发,对研究员提出了全新挑战 。
李红梅买来一大堆专业书,将桌上和书柜堆得满满当当 。有段时间居家办公,李红梅一口气看了好几本书,上了几十节公开课,“好像又找回了读博期间的研究状态” 。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李红梅最近很喜欢这首《孤勇者》 。这首年轻人唱给自己、唱给未知远方的“战歌”,也是她赠给自己的寄语 。
时间的脚步,片刻不停 。
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专业的成长与人生的航迹总是相伴而行 。李晟泽还记得,中学沉迷《舰船知识》《兵工科技》等军事杂志时,自己总在期待国产新型战舰的诞生 。今天,国产新型战舰不断入列,人民海军迈向深蓝的步伐愈发壮阔 。
当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和李晟泽一起就读国防生的同学,有人登上了航母,有人遥控着卫星,有人成了特战队员,有人奔赴边防一线 。
此刻,李晟泽坐在军事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站在设计战争的源头,探索着他们所在的每个作战单元在未来战场上的能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