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研究未来战争的年轻人

2022年09月24日 07:45:02时事13投稿:澎湃新闻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边缘泛旧的木地板上 。
刘逊韵至今忘不了第一次在电视里收看大阅兵时的激动与兴奋 。
一个个威严的方阵、一件件威武的武器装备整齐地经过天安门 。那一天,刘逊韵第一次对军队、对战争,产生了懵懂的印象 。
战争,距离我们有多远?
对于儿时的刘逊韵来说,那是一个遥远的概念 。如今,他成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近在咫尺 。
当刘逊韵敲下一行行代码,用虚拟世界的语言打造联结战场一线的信息化桥梁,未来战争的无限可能,就在他和战友手中 。
5年前,军事科学院经历调整改革,战争研究院某中心成立 。5年来,一批批像刘逊韵一般的年轻人,从天南海北的高校攻读完博士学位,如汩汩的泉流汇集到这里 。这批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研究未来战争的年轻人,成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的新生力量 。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群年轻人一如往常地奔忙于科研一线 。对于马上就要开启的重大历史时刻,他们无比期待、壮志满怀 。走近这群年轻人,探寻他们的青春轨迹,我们能读懂新一代军事科研工作者的视野与情怀、使命与担当 。
未知的战斗

追逐科学技术的潮流,用自己的视野拓宽未来战场的维度
心中悬着一口气,高原紧张地注视着屏幕 。
天空中,无人机的“眼睛”扫视着起伏的山坡和错落的树木 。飞行的每个点位、收集的每个信息,都沿着电波传递到研究员面前 。
高原是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 。这次试验,是为了验证由他牵头负责的某研究项目 。
高原心中有些忐忑 。距离上一次试验失利仅过了两天 。他和同事们熬了两个通宵,寻找了五六个可能的问题,一次次重新调试设备,希望能尽快恢复试验 。
指挥调度室里,一线指挥员也在等待 。
只有2天时间,任务迫在眉睫,故障全然未知 。焦头烂额之际,高原忍不住问自己:“是不是技术创新有问题?”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过放弃 。
“最开始提出这个项目时,我们就受到不少质疑 。该项技术的军事应用是团‘迷雾’,没有人知道能不能实现 。”高原说,他们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研究论证,到一线部队采集数据、调试设备……

“很多基层官兵都不理解我们要干什么 。”如今走到了最后一步,高原知道,现在是证明给他们看的时候,绝对不能在这里停下!
又一次,无人机稳稳地起飞升空 。
高原紧紧盯着电子屏幕上变换的图像和数据:上山、下山、绕过障碍……实现所有预期效果 。终于成了!
有人问高原:每天加班图什么?
高原一愣,随即想起那个曾经遇到的年轻边防战士――十八九岁的年纪,脸颊黝黑泛红,背着那么重的装备,在冰雪覆盖的国境线上巡逻 。
“我只希望我的所学,能为他们减轻背负的重量 。”他说 。
如何追逐科学技术的潮流,用自己的视野拓宽未来战场的维度,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作战一线,这是每位年轻研究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 。
助理研究员刘逊韵还记得,在国防科技大学读大二时,教授《计算机原理》的老师为他们讲过建造第一台银河计算机的故事――没有编译器,没有显示屏,使用时要在纸上打孔,给繁多复杂的机器插线……
那个难以想象的时代,距离这堂课仅相隔20多年 。
后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时,刘逊韵选择了新兴的人工智能专业 。他希望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找寻未来战争的各种可能 。
“我们必须有更智能的手段,帮助指挥员快速作出决策 。”2019年底,中心成立新的研究项目,刘逊韵担任某方向负责人,牵头组织系统研发 。

那段时间,刘逊韵和同事们分散在天南海北 。他们在各自的电脑上敲下了第一行代码 。从此,这个为未来战场打造的全新智能“引擎”,开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
青春的使命
选择这份事业,就是选择把青春献给军队和祖国
雪山静谧,在夜色中描摹出弧线 。繁星密布,缀成璀璨的银河 。
凌晨三四点,助理研究员杨伟龙刚刚完成一场冗长的研讨,和同事们一起走出办公楼 。这一刻,他的心中满怀对未来的憧憬 。
军事科研,是一份没有终点的事业 。杨伟龙忘不了守在祖国西陲、窝在和基层官兵同住的板房里,对着电脑埋头钻研的日夜 。他享受在那片虚拟而广阔的天地中遨游的快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