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庾信怎么读 庾信

资料整理:天下达观

作者庾信怎么读  庾信

文章插图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 。南阳郡新野县人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 。东晋时期文学家庾阐的后人 。祖父庾易,在南齐时不应朝廷征聘; 父亲庾肩吾,曾任南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为著名文学家。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 。
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 。
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
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 。
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 。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 。
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
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 。
庾信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庾信自幼聪敏,博览群书,通晓《春秋左氏传》 。
身高八尺,腰长达十围,形貌举动疏慢而不拘礼法,有不同常人之处 。
527年,十五岁的庾信入宫为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 。
晋安王萧纲(梁简文帝)被立为太子,而庾信之父庾肩吾任太子中庶子,主管文书,十九岁的庾信也担任东宫抄撰博士 。父子均在东宫,出入宫禁之中,恩宠礼遇无人可比 。
他和徐陵才华横溢,文风绮靡浮艳,被世人称为“徐庾体” 。
其后,庾信出任湘东王萧绎的常侍,转任安南府参军 。
【作者庾信怎么读庾信】多次升迁,庾信担任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 。
542年,庾信出任郢州别驾 。
545年,庾信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东魏 。他的文章和言谈,被邺下高度赞美 。回朝后,庾信任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 。
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纲命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千余人,在朱雀航北扎营 。侯景赶到时,庾信匆忙率军撤走 。台城失陷后,庾信沿江西行,逃往江陵,被湘东王萧绎(梁元帝)承制任命为御史中丞 。
552年十一月,萧绎即位后,庾信转任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并加散骑常侍衔 。
554年四月,庾信奉命出使西魏 。抵达长安后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庾信因而被留在长安,被西魏任命为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随即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登基后,封庾信为临清县子,食邑五百户,任司水下大夫 。又出任弘农郡守,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晋爵义城县侯 。
后又被任命为洛州刺史 。庾信通晓旧时的不少典章制度,为政简要清静,使官民皆获安宁
不久后,庾信被征调为司宗中大夫 。
周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都很喜好文学,庾信因而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 。至于赵王宇文招、滕王宇文逌等,更是与庾信诚挚交往,如同布衣之交 。北周公卿的墓碑墓志,大多拜托庾信撰写 。
庾信常有思乡之情,便作《哀江南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意 。开皇元年(581年),庾信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隋文帝深为哀悼,赠以本职,并加赠荆、淮(《北史》作雍)二州刺史,由其子庾立世袭爵位 。
庾信兼善众体,在诗、赋、文等方面都取得相当高的成就,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 。庾信的诗赋将两汉以散文入赋变为以骈文入赋,使赋更具有形式美,将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中国赋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
庾信还开唐人以诗入赋的先河,唐代王勃、骆宾王的骈作皆受其影响 。六朝骈文盛极,而庾信可谓集大成者 。
前期在梁朝,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 。
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 。

作者庾信怎么读  庾信

文章插图
褚遂良描摹庾信《枯树赋》(行书)
感伤时变、魂牵故国,是其“乡关之思”的一个重要方面 。庾信遭适亡国之变,内心受到巨大震撼 。“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这种沧桑之感,使他更深刻地意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如同 “一马之奔,无一毛而不动;一舟之覆,无一物而不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