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当于造句子四年级 用相当于造句( 二 )


另外还有一些书对字的解释采用的是“望文生义”,这也是我很不赞同的一种解释方式 。看见一个字的样子就联想它的演变历史,其实谬之千里 。
我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安宁的“宁”,有人会把它和“安”放在一起解释 。“安”是宝盖头下面一个“女”字,宝盖头是房子的意思,房子里面有女士,代表着既安全又安定 。“宁”下面有个“丁”,有的书就将它解释为男性,于是也代表着安稳 。但实际上,“宁”有两个来源,在甲骨文和在金文中写法不一样,像是在屋子里放有盛着食物的器皿,表示有吃的就能安心,后来小篆字形中又添加了“心” 。第二种来源的“宁”由“宀”“心”“用”三部分组成,最初表示“愿望” 。
此外,古代还有另外一个“宁”字,读成 zhù,最初是指“储存物品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贮藏、积聚”等意思 。后来,人们在它的左侧增加了表示“财物”意思的“贝”,这个字形再经过简化,就变成了今天的“贮” 。
所以,依据现在的字形,望文生义地把“宁”的下面解释为“男丁”是没有根据的 。而且,“丁”在古代也指成年人,不仅是男性,“丁”也可以指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人口,比如“人丁兴旺” 。

用相当于造句子四年级  用相当于造句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少儿说文解字·远方的家》 。
还有些书对文献看得不够全面 。如果不做专门的汉字研究,就很难从零零碎碎的意见里找到对这个汉字的全面解释 。某些书里对这个汉字的解释可能只是众多解释中的一个,实际上还有其他文字研究者经过更详细的考证,给出过其他的解释,也许那个解释才是更合理的,能跟古代文献进行对照的,但书里却没有采用 。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敬重汉字,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关于汉字的演变与解释不能太随便,不然很难再继续传承下去 。
新京报:在引用资料时,汉字启蒙读物应该按照怎样的逻辑给出字的解释才能让家长和孩子全面了解汉字的历史?
张一清:以我们创作“少儿说文解字”这套书的原则为例,首先学界如果认为这个字在甲骨文或金文时代就有字形,那么就应该采用这个源头,在书里呈现出来,然后再根据字形看看学界对它的解释 。如果有的字形现在只能看到战国时代的文字或者小篆,那就从小篆开始呈现 。这是从源头上追溯,字产生于哪个年代,就从哪个年代开始来解释它 。如果学界对这个字已经有了明确的解释,以及它有古代文献里也有相应的用法,那么就以这个解释为准 。如果有些字学界给出的解释还不太统一,但是哪一种解释都有它合理的成分,也有古代文献里的用法和这些解释相对应,就应该把这几种解释都放进来 。这样才是全面的解释 。
另外,写给少儿的汉字启蒙书应该在注重严谨性的基础上,尽量贴近孩子的理解能力 。有的书在做解释时会过多引用古代文献里的原句,这样反而会因为信息量太大,阅读门槛太高而降低孩子阅读下去的意愿 。
对于汉字的学习不要追求一蹴而就
新京报: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汉字学习充满焦虑,主要体现在认字和写字上,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张一清: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生字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被放在一篇篇课文里,学生会通过阅读课文来习得生字,所以认字还是要跟阅读结合在一起 。但是家长也不必在上小学前很早就强迫孩子在阅读时认字,更好是先培养孩子对字的好奇心和兴趣 。其实汉字跟画很像,当孩子留意到某个字为什么这样写的时候,就是他产生了好奇心 。那么好奇心怎么进一步转变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呢,恐怕还是需要家长能对字进行解释,不过我并不支持根据字面的意思胡编一个解释,更好是家长也能掌握一些汉字知识,再给孩子讲解,但千万不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死记硬背,不然就把孩子的兴趣磨灭掉了 。
孩子写字出错常常是因为不了解字的构造,这也涉及汉字的历史 。比如古人挺聪明的,他们写汉字的之一步是基本的笔画训练,在书法里叫作“永字八法”,就是汉字基本的笔画都在“永”这个字里了 。如果弄清楚字的由来,就会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减少错误 。如果一个字包含木字旁,那这个字是跟树有关系还是跟木头有关系呢?能够搞清楚这些关系,学写字就没有那么难了 。
新京报:关于字的来历,在学校里语文老师会讲吗?
张一清:有的不会讲,因为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太繁重了,难以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纵深的讲解,除了教学生认字,还要讲解课文内容、作者背景等知识 。如果学生关注到汉字的历史,还是需要自己多进行课外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