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 , 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 , 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 , 于是便发生地震 。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 , 产生地震波 , 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 , 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 , 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 , 能引起巨大的波浪 , 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 ,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 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 , 叫作震源(focus)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 , 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 , 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 , 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 , 也不一样 , 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
震源越浅 , 破坏越大 , 但波及范围也越小 , 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
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 , 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 , 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 , 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 , 其中 , 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 , 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 , 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 。
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 衰减也较快 ,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 衰减也较慢 , 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 , 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 , 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 , 在一段时间内 , 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 , 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 , 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 , 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
从时间上看 , 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 , 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 , 称地震带 , 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 。
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 , 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 , 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 , 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 , 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
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 , 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 , 共分9个等级 。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 , 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 , 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0级 , 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 , 能量相差约900倍 。
比如说 ,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 , 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 , 震级相差0.1级 , 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 , 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 , 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 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
地震三要素: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 , 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 , 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 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
推荐阅读
- 变脸鸟是真的吗 变脸鸟为什么会变脸
- 错点鸳鸯讲的是什么 错点鸳鸯讲的什么
- 高铁和动车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区别 高铁的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区别
- 高铁可以上车补票吗 现在高铁可以上车补票吗
- 两个月的小狗不听话怎么办 家里的小狗不听话怎么办
- 工薪族梦见被暗恋的人表白
- 飞机头等舱是什么样的视频 飞机头等舱是什么样的
- 合肥话的嘴不怂是什么意思
- 小红书推广 小红书推广引流
- 中老年人梦见暗恋的人对我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