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六百字 电视剧观后感六百字以上( 二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剪不断理还乱!评论电视剧,电影不是我的能力圈,希望各位多多包涵,先分享这么多的思考吧!
电视剧观后感六百字以上3

这部剧讲述了方一凡、乔英子、季杨杨等几个高三家庭进入高考备战期的焦灼状态 。本来是孩子们的高考,家长们也不敢松懈一丝一毫 。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就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泛滥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场艰苦的战役 。每个家庭的环境背景不同,面对高考,家长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孩子争分夺秒学习,仿佛胜负就在那过去的每一秒决定 。业余爱好该放弃的也逼着孩子放弃了;该搬的家也还是二话不说地搬了;该刷的题也总是一大摞一大摞地刷着 。于是,那些考生的高考生活就这样在装上了隔音墙的小房间里啃着书度过了,所能张望世界的途径也就只有那一扇小小的观察窗.....
对于那些备考学生的家长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这是中国普遍存在的中国式教育理念——“以爱为名” 。也许,家长认为这样是对孩子好,是爱孩子,可是孩子们却未曾感觉到快乐,他们在家长的期待下负重前行,可能内心已经伤痕累累了 。他们会认为,这样的爱,不要也罢 。
这部剧之所以会让人感受到它的真实,就是因为它还原了我们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或者说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家长逼,孩子学 。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家长却仍然无法真正看到我们努力,又换句话说,他们是视而不见 。《小欢喜》这部剧中曾出现多少家长与家长之间“比孩子”的剧情,或说你家的孩子学习好,或说他家的孩子性格好 。日常生活中的家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一群家长中,他们普遍认为;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家孩子优秀呢?却不曾看见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似乎是他们总能把缺点放大好多倍,所以屏蔽掉了他们寻找优点的能力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样比一比可以激励孩子改进,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扼杀他们“做好自己”的天性 。
我特别喜欢剧中方一凡说过的一句话:“各个家庭状况不一样,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这句话是真的特别耐人寻味 。其实他说的一点也没错,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在不一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所养成的一些习惯、性格以及特点当然都不一样了,自然也没什么可比性 。而家长们却还总是愚昧地“攀比” 。
我从别的地方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完美的角色,残酷的现实需要我们用漫长的时光去接纳彼此的平庸 。把这句话铭记在心里,坚信“做好自己”最重要 。
【夺冠观后感六百字 电视剧观后感六百字以上】电视剧观后感六百字以上4
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怪异的事情 。历朝历代,前朝史事,机关算尽的谋略之术与纵情纵性的匹夫之怒,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往往相互交织,抵触 。士大夫歌颂万古不变的情谊,而升斗小民却对谋略之术津津乐道,当然在实际行动中,往往相反 。于是,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行为和情绪,共同指导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形成独特的中国历史观 。
《琅琊榜》正是受到这样独特历史观影响,并且将两种情绪和行为都放大到极致的一部小说,而侯鸿亮则非常睿智地注意到这部书的深意和市场性,把它完美的再现于荧幕之上 。一面是复杂的庙堂与江湖,一面是纯真、高洁,为了情谊不惜自堕黑暗的情怀 。这两种情怀矛盾却又统一地集中于梅长苏一人身上,也同时通过全剧低调奢华的氛围,统一在《琅琊榜》这部新古典主义大剧 。
从冷静、克制,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叙事手法上看,《琅琊榜》很像同样班底创作出来的另一部20x年度大戏《北平无战事》 。当然,《北平无战事》因为题材内容的限制,更加舞台剧,也更冷峻、朴实,《琅琊榜》则要更市场化,商业属性更强烈一点 。这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古装,因为大IP的属性,《琅琊榜》必然是指向市场的,制作团队显然不想做一部平庸的、通常意义上的高收视率商业大剧,所以他们选取了胡歌、王凯、刘涛这样足够吸引观众的卡司阵容,却又洗掉了他们身上更重的偶像气质,用全剧磅礴的气势和细致入微的故事,重塑了他们的新荧幕形象 。
不同于以往古装剧的花红柳绿,侯鸿亮团队更喜欢低调奢华的审美风格,大概也是为了配合《琅琊榜》这个故事的沉郁氛围,整部剧的舞美设计还有镜头画面感觉都是偏灰、偏暗沉的,极具中国风,细细品位,每一个人物的造型,每一处楼台馆榭,都复古而且精致,每一帧图像都像一幅油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