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读音 稽首


稽首读音  稽首

文章插图
说起中国古代的跪拜礼 , 很多读者朋友可能都会表示:这谁不知道啊?两膝着地为跪 , 跪而躬腰为拜 。跪拜不就是双/单膝着地 , 身体俯伏 , 叩头至地的跪姿吗?在现在拍摄播映的古代的影视剧中 , 大臣、民众见到皇上 , 不都是这样跪下行礼 , 然后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吗?这种说法 , 虽然不能说完全错误 , 但没有表现出古代中国人 , 因身份、场合、事宜的不同 , 跪拜礼仪也应有所不同的史实 。作为古代中国礼仪渊薮的周代 , 因人因事差异 , 导致跪拜礼有九种不同的姿势 , 即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 被后世称为“九拜”的礼仪 。今天 , 文史君就来说说 , 周代的“九拜”礼 , 各种跪拜礼究竟是怎样行礼的?每种跪拜礼的适用对象和场合 , 又有怎样的具体礼仪规定?
一、稽首、顿首礼《周礼·春官·大祝》记载“九拜”的名称分别是:“一曰稽首 , 二曰顿首 , 三曰空首 , 四曰振动 , 五曰吉拜 , 六曰凶拜 , 七曰奇拜 , 八曰褒拜 , 九曰肃拜 。”

稽首读音  稽首

文章插图
郑玄画像
稽首是怎样行礼的呢?汉代儒者郑玄解释说:“拜头至地 。”意思是说 , 稽首就是跪拜时 , 头触地 , 停留片刻 。不过 , 考古发现的周代青铜器铭文中 , 常常见到“拜手稽首”的记载 , 表明稽首礼应是跪而拱手 , 头俯至手 , 与心平 , 谓之“拜手” 。然后拱手下触地 , 头亦下垂触地 , 两手不分开 , 这就是“稽首”礼 。很多文献之所以不说“拜手” , 大概是省略的缘故 。

稽首读音  稽首

文章插图
《琅琊榜》剧照 静嫔向太皇太后行稽首礼
在周代“九拜”礼中 , 稽首礼最重 , 一般用于帝王举行祭祀天、地的郊祀礼、臣(包括各国卿、大夫、士等 , 及卿、大夫的家臣)拜国君、子拜父等重要礼仪场合 。例如 , 春秋时 , 晋国大夫士季向晋灵公进谏时 , 即行稽首仪 。
如果是诸侯国国君之间相见 , 通常不行稽首礼 , 而是行躬腰拜手礼 。鲁哀公与齐侯会盟时 , 齐侯向鲁哀公行稽首礼 , 鲁哀公却只是简单地行回拜礼 , 而没有向齐侯同样行稽首礼 。参盟的齐国人很愤怒 , 鲁国大臣孟武伯却只用“非天子 , 寡君无所稽首”一句话 , 就让齐国君臣哑口无言 。
当然 , 若有特殊缘由 , 国君之间亦可行稽首礼 。春秋时 , 鲁襄公到晋国 , 向晋君行稽首礼 。晋国君臣被搞得一脸懵 。晋国大臣知武子觉得不妥 , 提醒鲁襄公说:“周天子尚在 , 您向我国国君行稽首礼 , 不符合礼仪吧?”鲁国大臣孟献子向晋国君臣解释说:“我国与宿仇齐国 , 密迩相近 。一旦二国交战 , 鲁国只能寄希望于晋国的援助 。因此 , 我国国君应该向晋君行稽首礼 。”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 , 卿、大夫的家臣 , 应该向自己的主人(即卿、大夫)行稽首礼 , 但在周代 , 家臣们不能向卿、大夫行稽首礼 。这并不意味着 , 家臣们的地位尊贵 , 而是因为 , 卿、大夫及其家臣们 , 都必须向国君行稽首礼 。如果家臣也向自己的主人卿、大夫行稽首礼 , 则有混淆国君、卿、大夫尊卑之嫌 。因此 , 家臣们要向主人行礼 , 只需简单跪拜即可 。

稽首读音  稽首

文章插图
顿首或许是看过一些古籍的读者朋友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术语 。比如说 , 在古人的书信落款中 , 常常说“顿首再拜”等 。那么?如何行顿首礼呢?郑玄解释说:“拜头叩地 。”意思是说 , 跪拜时 , 先下跪 , 拜手 , 而后拱手下触地 , 头亦随之下俯 , 以额叩地 , 叩而即起 。如果额部触地后 , 不立即抬起 , 就是“稽颡[sǎng]”(颡 , 额头)礼 , 是主要用于丧葬场合的跪拜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