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袖而去造句 拂袖而去( 二 )


在泰戈尔的生日宴会上,徐志摩等一众人极尽谄媚不停的恭维着泰戈尔,而一旁的众人也跟着一同吹捧 。鲁迅坐不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些看起来道貌岸然的人,一个个竟然这么会"装" 。于是,鲁迅在晚宴中途就愤然离去 。
临走前说了四个字"一塌糊涂" 。即使知道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但鲁迅不愿再让自己的身心备受折磨 。可能在他看来这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其实,从后来鲁迅的文章中可以知悉,他这么做是对事不对人 。

拂袖而去造句  拂袖而去

文章插图
正如鲁迅后来在杂文《骂杀与捧杀》中所提出的观点,捧杀要比骂杀更为恐怖,而徐志摩等人的行为近乎于捧杀 。鲁迅本人其实是很尊重泰戈尔的,也很认同他在反帝国主义事业上所建立的伟大功绩 。
但对席间中国文人的那副嘴脸,鲁迅只能用"耻为伍"来表达 。鲁迅知道泰戈尔很伟大,也承认其优秀,但想不到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文人们竟然会如此的"自轻" 。鲁迅所追求的是与泰戈尔的平等交流 。
大家可以互换写作经验、可以为彼此讲述自己的国情和对未来的看法,这才是真正的平等相处 。而不是像徐志摩这样,说一些溢美之词,好像是能从泰戈尔身上得到什么似的 。所以说鲁迅并不是看不起泰戈尔,而是看不起徐志摩这些人 。
拂袖而去造句  拂袖而去

文章插图
其实不仅仅是鲁迅,当时以及后来都有许多文人很看轻徐志摩 。金庸先生是徐志摩的表弟,从小就听闻表哥的那些风流韵事 。所以,在金庸的眼中表哥是个"坏人",也正因如此,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但凡涉及到表哥,就都是负面形象 。
(三)、互相尊重,不应过度吹捧泰戈尔曾写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绝美诗句,他的文学功底的确十分深厚 。也正因此有人认为,鲁迅是忌妒泰戈尔刚刚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才会"文人相轻" 。
事实并非如此,倘若鲁迅是这么想的,那他就不是鲁迅了 。那么,从鲁迅的拂袖离去以及他的态度,能给世人怎样的启示?首先,与人交往当平等 。像泰戈尔那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来到中国大家客套的一番也无可厚非 。
拂袖而去造句  拂袖而去

文章插图
但凡是都应该掌握一个尺度,不能为了讨好他人把自己的身份拉到那么低 。何况,徐志摩等人并不是真的想从泰戈尔身上学到什么东西,只是来拿泰戈尔的光环来映衬自己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如果真的是看到有人比自己优秀,那想着像他一样是对的,但不能太不把自己当人 。鲁迅就认为,大家应该平等的交流一番 。他本人也十分尊重泰戈尔,但看到一旁的中国文人都在过度的吹捧,心中那股思绪也就荡然无存了 。
鲁迅并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只是他的性格太过刚毅 。其次,不应该盲目追从 。当年的徐志摩还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等,都将泰戈尔奉若神明 。在其看来泰戈尔到了中国,就像"文曲星下凡"一般 。
拂袖而去造句  拂袖而去

文章插图
可以因为泰戈尔的作品而崇拜他;也可以因为他的事迹对其肃然起敬,但不应该毫无原则的将其视若神明 。就好比大家都说泰戈尔很出名很优秀,所以连一本他的书也没有读过他的人,就会跟着去吹捧他 。
这种现象如今依然存在,比如好多已故的艺人在世时的确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时隔多年,新一代的年轻人们还是在吹捧他们,可是这些吹捧之人中又有多少是真心喜爱其作品,又有多少是人云亦云呢?
话说回来,泰戈尔的确是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也在反帝国主义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的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人学习,但如果盲目追从对中国的文坛丝毫没有益处 。鲁迅愤然离去,是因为在徐志摩等人的身上,他看不到未来中国文坛的希望 。
拂袖而去造句  拂袖而去

文章插图
文人们都应该是不卑不亢铁骨铮铮的,可这些人的骨头的确是"有些软" 。这样的人写出来的作品,肯定会趋炎附势而忘记了反抗 。因此,见贤思齐是对的,但不能抛弃了自己的原则 。
也不能看着别人都"追星"自己连那个"星"的作品都没看过,就跟着一起去追了 。"此后如竟不再有炬火,我将是唯一的光",鲁迅的言语过了近一个世纪仍然萦绕在人们的耳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