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清明节的由来及传统食物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或早一天,或晚一天,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 。清明时节,气候逐渐转暖,冰舌消融,草木青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由来及传统食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 。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 。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 。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农历是反映物候变化、指导农时的阴阳历,它还结合了阴历,即以月相29.5天为周期(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 。因为阴历纪月推算节气所在具体时间需要准确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所以,以前的历书所载各个节气发生的时间是要由国家颁布的(如立春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秒),而且,不同的时代推算的规则有所不同,清史稿时宪志就用很长的篇幅和很多图形公式来说明当时的推算方法 。一般所讲农历中节气的设置规律往往只是确定月首为节气,月中为中气,两个节气间隔是15天是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据,节气歌也是一般人掌握节气规律的必学知识 。稍微复杂一点的推算是习惯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阳最低的时候)过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 。按阳历计算就简单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 。从天文角度说,4月5日或6日视太阳(视太阳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 。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 。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
清明吃什么传统食物

1、青团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 。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 。
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 。不过,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吃的含义早已不仅仅是“糊口”,当然也不只局限于享“口福” 。现在之所以将“吃”上升为“文化”,是因为它本身包容着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丰富内涵 。
2、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 。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 。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
3、艾?{(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 。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 。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 。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
4、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