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节气是一年中第十六个节气,时下秋寒渐深 。那么大家知道秋分节气的由来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节气的由来及象征,欢迎大家来阅读 。
“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 。”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 。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
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9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 。“分”是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 。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
秋分时节的到来就象征着秋天的季节已经过了一半,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每个季节90天左右,秋分日位于90天之中,将秋季平分,秋分的来临,意味着秋季已经过完了一半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特质不同,立秋时,大部分地区天气仍旧闷热,直到秋分过后,天气才会逐渐转凉 。秋分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气,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还有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风筝、竖鸡蛋等风俗习惯 。
南北两重天
通常情况下,秋分时节我国新疆、青海、四川、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的少数地方已经步入初冬,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呼玛,内蒙古北端的海拉尔、四川西部的甘孜、松潘等地有时会出现雪花纷飞的情景 。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已进入了深秋时节,人们纷纷登高望远,来到山区密林欣赏层林尽染的秋色 。从辽宁南部到江南,人们享受着金秋送来的凉爽 。
而在华南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日平均气温还在22℃以上,人们还在吹空调,吃西瓜,依旧没有走出漫长的夏季,但夏天潮湿闷热的天气不多了,遇到较强冷空气南下,还会有少数雷暴天气发生 。
江南迎来小阳春
秋分过后,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副热带高压)继续南退 。冷空气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力量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随着冷空气分股南下,一般年份,江南大部也都先后进入了秋季(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 。“秋老虎”不见了踪影,人们开始享受一年中的好天气 。江浙一带,人们用金风送爽、云淡风轻、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一切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
进入降水减少的时段
秋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 。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将先后转入干季 。
影响农业的灾害天气之华西秋雨
【2022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节气的由来及象征】在9月份和10月份,由于冷暖空气的对峙,在华西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往往发生连绵的秋雨,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天、几十天 。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几乎年年都有,并且常常是夜雨 。著名唐朝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描述 。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 。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推荐阅读
- 秋分饮食禁忌是什么
- 载重量是什么意思 载重量
- 中国队挺进决赛,追平历史最好成绩
- 游泳前护肤的准备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什么意思 之子于归什么意思
- 二手房过户费用明细2022 二手房过户费用明细
- 2022北京社保代缴多少钱一月 北京社保代缴多少钱一月
- 位元堂、中国农产品交易等公司:订立总特许协议,涉及物业之特许权
- 成语画地为牢是什么意思 画地为牢是什么意思
- 人民网评: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