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及养生技巧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及养生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清明节传统活动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 。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 。清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 。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鬼节” 。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 。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 。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 。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 。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 。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
射柳
【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及养生技巧】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
清明养生技巧
养气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
养脾
中医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

养阳
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 。
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 。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
养肾
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 。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