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拼音Bái Dòu Kòu
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 。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 。10~12月果实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根茎匍匐,粗大有节,近木质 。茎直立,圆柱状,高2~3米 。叶2列,无叶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达23厘米,宽7.5厘米,罕达10厘米,先端狭渐尖,基部狭,边缘近波状,两面光滑,叶舌长达7毫米,先端2裂,被长硬毛 。穗状花序生于根茎上,花茎连花梗长达8厘米;有卵圆形的鳞片,鳞片先端急尖,基部被短密绢毛;苞片卵圆形,先端急尖,被纤毛,灰色,长达3厘米;小苞片管状,3齿裂,稍被绢毛,长15毫米;花萼管状,3裂,被长柔毛,裂片刷状;花冠透明黄色,管部狭,长2厘米,喉部被小柔毛 。裂片钝,长约1厘米,唇瓣倒卵形,长1.6厘米,先端微呈3裂状,中间厚,被微柔毛,黄色或带赤色条纹;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3毫米;花丝宽而有沟,长5毫米,花药长3毫米,药隔附属物3裂,3裂片等长,长方形反折;蜜腺2枚,半圆柱状,长2毫米;子房下位,被绢毛,3室,胚珠多数 。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灰白色,3爿裂 。
生境分部栽培于热带地区 。分布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危地马拉以及南美洲等地 。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
性状干燥果实,商品即称"豆蔻" 。略呈圆球形,具不显着的钝三棱,直径约1.2~1.7厘米 。外皮黄白色,光滑,具隆起的纵纹25~32条,一端有小突起,一端有果柄痕;两端的棱沟中常有黄色毛茸 。果皮轻脆,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0~30粒,集结成团,习称"蔻球" 。蔻球分为3瓣,有白色隔膜,每瓣种子7~10粒,习称"白蔻仁"或"蔻米" 。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 。质坚硬,断面白色,有油性 。气芳香,味辛凉 。以个人饱满,果皮薄而完整、气味浓厚者为佳 。主产越南、泰国等地 。
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其中有d-龙脑、d-樟脑、葎草烯及其环氧化物、1,8-桉叶素、α-及δ-拍帕烯、α-及β-蒎烯、石竹烯、月桂烯、桃金娘醛、葛缕酮、松油烯-4-醇、香桧烯等 。
炮制拣净杂质,筛去皮屑,打碎,或剥去果壳,取仁打碎用 。
《纲目》:"白豆蔻入药去皮炒用 。"
性味辛,温 。
①《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
②《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 。"
归经入肺、脾经 。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脾三经 。"
功能主治行气,暖胃,消食,宽中 。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
①《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
②《本草图经》:"主胃冷 。"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
④杨士瀛:"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 。"
【白豆蔻别名白豆】⑤王好古:"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 。"
⑥《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 。"
⑦《本草备要》:"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5~2钱;或入丸、散 。
注意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忌服 。
①《本草经疏》:"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
②《本草汇言》:"凡喘嗽呕吐,不因于寒而因于火者;疟疾不由于瘴邪,而因于阴阳两虚者;目中赤脉白翳,不因于暴病寒风,而因于久眼血虚血热者,皆不可犯 。"
③《本草备要》:"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 。"
④《本经逢原》:"忌见火 。"
复方①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三钱 。为末,酒送下 。(《赤水玄珠》白豆蔻散)
②治胃气冷,吃饭即欲得吐: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三、两盏 。(《随身备急方》)
③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当归二两(洗) 。上六味,杵为末,每服-钱,水一中盏 。姜、枣同煎至七分,稍温服 。如要丸,用好枣,浆水煮,去皮核,细研,为丸如桐子大 。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汤,下十五丸 。(《博济方》白豆蔻散)
推荐阅读
- 白色龙涎香价值 白色龙虾
- 香肠外面有一层白的是什么
- 吃蛋白粉会上火吗
- 蛋白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 蛋白粉不锻炼可以喝吗
- 蛋白粉和增肌粉的区别
- 蛋白粉杯子臭怎么清理
- 蛋白粉高血压可以吃吗
- 在《斗罗大陆》中戴沫白和马红俊谁更厉害?
- 怎样挽回白羊座男友 怎样挽回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