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

引文:有一位女士小时候很喜欢吃凉粉,但后来不管怎样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个味道,于是这种感受就成了她的一个的“情结“,其实成长也是这样,有些东西丧失了就是丧失了 。
不久之前我曾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则吐槽当下的“人本主义教育”,认为现在许多父母已经过度以孩子为中心,即所谓的“过度养育” 。
纵观育儿自媒体,无一不再强调要鼓励而非批评,要接纳而非惩罚,要成全而非改造......这是非常典型的人本主义理念 。
该理念的流行程度已经到达了几近狂热的状态,然而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爱”却更像是一种反向形成的作用,即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曾说的那样:“现代人对小孩有意识的怜悯,其实是隐藏着无意识的仇恨 。”
李孟潮也曾对当下人本主义的召回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不论是儒家的人本主义,还是罗杰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或者是萨提亚的人本主义更或者乃至大乘佛教的人本主义其本质是在填补功利文化背景下所成长起来的男男女女对“无条件关爱者”的渴望与幻想 。
但遗憾的是,现实的生活之中“无条件的关爱”是难以实现的,即便是“无条件的爱”的提出者罗杰斯在与他妻子的婚姻生活之中他本人也常常无法做到,因而作为一位咨询师,罗杰斯本人与她妻子之间的关系其实也不那么尽人如意 。
从我个人来看,我还是比较倾向于精神分析的观点 。精神分析中有个***术语叫“ *** ”,与之相对的叫“抱持” 。

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

文章插图
霍大同曾在他《两类母亲,两类临床》的研讨班中完善了克莱因的临床观点,总结为:溺爱的孩子拥有一个“躁狂”的母亲,缺爱的孩子则拥有一个“抑郁”的母亲,前者需要被 *** ,而后者则需要被抱持 。其实再总结凝练一下就是《道德经》中的那句话:补不足,而损有余 。
很显然,在这里学派之间的分歧开始显著,然而深入精神分析尤其是拉康派精神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成长过程,其本质实际上就是一场不断被 *** 与不断丧失的过程 。
现在很多文章都喜欢谈到“原生家庭”与“创伤”,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创伤”其实是精神分析最喜欢涉及的 。
在这些文章的导向里,只告诉了人们我们这样做会给孩子导致“创伤”或是追溯我们的创伤是从何而来,就好似一个健康的人是不存在“创伤”的,就好似如果我们没有原生家庭之痛,于是完美童年就会发展出一个完美成年 。
然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并不是这样,至少这不是精神分析的全貌与重点 。
从拉康精神分析来看,人的出生是丢进了一个“无”中,用发展心理学的话来讲此刻的婴儿是处在同一性混乱阶段,也即精神分析所认为的混淆生与死 。
拉康说:“无意识像语言那样 。”处在这个“无”之中的人,要想发展出主体性,就必须用语言进行填补,所以在拉康看来,语言先于人,人是由语言创造的 。
不仅如此,处在这个“无”之中的孩子,要想顺利进入现实秩序世界还要面临一道极其重要的抉择,即拉康派中那个经典的问题:“你选择要钱还是要命?”要钱,则人财两空,要想成功的进入象征秩序世界(即现实世界)所以只能选择要命 。
于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精神分析的观点之中,人的出生其实就是一个丧失,人的出生其实就是一个既定创伤 。
用拉康的拓扑三界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个创伤,想象界切割实在界产生享乐,而享乐一词在台版的翻译之中又称作:痛快,即痛并快乐着 。
比如我们吃饭,吃的刚刚好这是一种快乐,而我们已经吃的很饱很撑了,还在继续进食,这就是一种享乐 。
再比如,有些人喜欢攀岩,甚至徒手攀岩,将自己放置在一个生与死的边缘,这同样也是一种享乐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享乐与快乐的区别,享乐往往伴随有惩罚,伴随有痛苦,是把自己放置于危险之中 。
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

文章插图
【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的三我:本我、自我、超我之中,本我所服从的是快乐原则,重点所强调的是快乐二字,然而到了拉康这里,重点所强调的则是原则二字,因此快乐原则也应当是一种禁忌,一种律法,应当属于符号界 。
然而我们看到,人还有享乐,因此拉康认为人天然具有超越快乐的原则,即我们并不满足于快乐本身,而是试图超越快乐 。比如:夜以继日的打游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