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什么的东风 什么的东风


乘着什么的东风  什么的东风

文章插图

“树洞,树洞,马上年底考核了,可我的体能成绩还是不理想,好愁啊!”
“深秋了,大山里越来越荒凉 。每天和班长迎着凛冽的寒风翻山越岭地排查水源,突然很想念家乡的一马平川!”
……
秋冬之交,某部深山营区的“树洞”里,不时传来战士们的心声 。“现实中难以启齿的话,请把它留在这里 。放下心里的包袱,继续远行 。”“树洞”上的两句话更让它多了一层温暖色彩 。
“树洞”其实是一个小木箱,是阵地管理连指导员陈龚想出的点子 。
乘着什么的东风  什么的东风

文章插图
该连坐落于深山密林,环境闭塞,常年担负特殊的使命,这些年随着任务不断增多,一些年轻同志容易滋生焦虑烦躁情绪 。陈龚发现异常情况后,挨个“谈心交心”,可收效不佳,战士们纷纷表示“没有啥思想包袱” 。
陈龚显然不满意这个结果 。“难道是我多虑了?还是大家有啥顾虑不愿敞开心扉?”
一天,陈龚和“00后”上等兵范志海聊天得知,他们入伍前“独立”惯了,突然被安排“面对面”谈心,着实不习惯;还有一些年轻战士入伍前喜欢在 *** 上的“树洞”里分享生活,晒心情、发牢骚,可现在深山里 *** 不通,心里有了烦恼也不知道怎么纾解 。
陈龚灵机一动,如果把 *** 上的“树洞”搬到现实中,或许可以让年轻官兵找到释放空间 。说干就干,当晚他便找来一个小木箱重新包装,制成“树洞”放置在连队一角,让大家随时可以往里面投纸条,宣泄烦恼和分享喜悦 。
乘着什么的东风  什么的东风

文章插图
“指导员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啊?”这个突如其来的“树洞”,让官兵们小声讨论了起来,有的传言,别看“树洞”边上没有摄像头,但谁往里投了纸条,指导员门儿清;有的猜测,谁要是真的发牢骚说怪话,指不定就会被当作“反面典型” 。
果然,一个月下来“树洞”里空空如也,陈龚也在担心,这次尝试会不会中途夭折?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树洞”里突然多了一封匿名信,打开一看,内容都是“吐槽”近期的生活烦恼,他不禁喜出望外,不怕牢骚满腹,就怕欲言又止 。
【乘着什么的东风什么的东风】于是,陈龚赶紧回复了来信 。他在“树洞”旁用小黑板设置了一面“回音墙”,把回信封好贴在“回音墙”上,注明仅限匿名来信者认领 。很快,随着那封信被认领,能够在“树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说法就在连队传开了 。
信任的闸门一旦打开,倾诉的洪流就滚滚而来 。渐渐地,“树洞”里用昵称署名的信件和小纸条越来越多 。战友们“吐槽”了很多“小秘密”:“我滴个神”说,长时间待在阵地里得了风湿,有时想换个岗位,但又舍不得那些“铁家伙”;“荒野求生”说,入伍前热爱现代舞,可现在每天训练繁重根本没时间练;“一条咸鱼”表示自己打小就不爱学习,每次看到***理论和线路图就头疼……
乘着什么的东风  什么的东风

文章插图
原来,平日里跟没事人一样的战士,内心远比带兵人想象的更加细腻而敏感 。每次看“树洞”里的各种纸条,陈龚都会沉思许久,用心回复,尽可能让大家的烦恼得到宣泄,心灵得到慰藉 。久而久之,“心灵树洞”也有了别称——“解忧杂货铺” 。
见反响不错,陈龚又顺势在“树洞”上新增了两句话:“连队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希望大家广开言路,多提建议 。”
没过多久,各种各样的“建议小纸条”纷至沓来:室外晾衣风沙大,希望可以修建室内晾衣房;探亲官兵接送站难,希望可以科学调配车辆;山里文化生活单调,希望可以增加一些文娱器材……
看着官兵一句句肺腑之言,陈龚喜上眉梢 。随着一个个“金点子”落地,变成看得见的改变,大家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深山里也多了一丝生机,训练场上热气腾腾 。
乘着什么的东风  什么的东风

文章插图
这天,上等兵文崇荣在“回音墙”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恰好被路过的陈龚撞个正着 。
“心情不错啊,崇荣!”
“必须的,指导员,你这个神奇的‘树洞’帮了我们大忙,情绪有时会猝不及防地冒出来,难过的时候想倾诉,迷茫的时候需要方向,你不仅不嫌烦,还一一帮我们疏导解决,真的很温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