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香菇出口 香菇出口( 二 )


有了全国首个香菇酱的团体标准 , 让企业也高质量发展 。11月6日上午9时许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来到随州品源公司 , 在生产车间外围专用参观通道上看到 , 智能化的生产机器 , 正在有条不紊工作 , 从清洗到最后成品 , 一环扣一环 。

西峡香菇出口  香菇出口

文章插图
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香菇酱智能化生产线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刘斌 摄
因为每天都有国际订单 , 智能化机器24小时不停生产 。陶小迪说 , 一个大炒锅一次可以炒750公斤香菇酱 , 几个大炒锅同时工作 , 一天可以炒100多吨 。
“有了标准后 , 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 。”陶小迪举例 , 原来在炒锅中加食用油时 , 完全靠人工 , 现在全部是智能化机器 , 根据事先设置好的计量来自动加油 。
还有一件事 , 也让陶小迪记忆深刻 。因为香菇酱调味中要使用食用油 , 食用油经过高温 , 外包装上的油渍很难被完全清洗掉 , 消费者食用时手上可能会油乎乎的 , 这是大多数调味食品行业都会遇到的情况 。
西峡香菇出口  香菇出口

文章插图
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香菇酱智能化生产线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刘斌 摄
“董事长、总经理下了死命令 , 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攻克 。”陶小迪说 , 经过两个月的试验研究 , 现在通过四道清洗工序 , 终于将外包装上可能出现油渍的情况彻底解决 。
拿到团体标准 , 香菇酱现在的出口量也猛增 。仅随州品源公司 , 目前香菇酱的国际订单一直排到年底 , 每天100吨 , 出口额已达2亿美元 。陶小迪信心满满地说 , 预计到今年年底时出口额可达2.3亿美元 , 国内销售3亿元 。
产业发展 外地务工乡亲回乡创业
从无到有的香菇酱 , 无疑给上游的香菇种植户带来利好消息 。
随州品源公司在随州有10个生产基地 , 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刘家店村是其中基地之一 。
11月6日中午12时许 , 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刘家店村54岁村民庞天志 , 在忙着给香菇棒卸袋 。庞师傅以前在外地做生意 , 5年前回来后 , 他开始从事当地热门的香菇种植行业 。自己在镇上开的一家建材店 , 则由爱人打理 。
西峡香菇出口  香菇出口

文章插图
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刘家店村54岁村民庞天志正在忙碌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刘斌 摄
“回乡种植香菇 , 我们采用现代化技术 , 而且在村里还可以照顾80岁母亲 。”庞师傅说 , 一般香菇种植要套三层袋子 , 最里面一层是“棉花袋” , 是给菌种保持水分用的;第二层是“香菇袋”(菌袋) , 主要起到锯末成型以及灭菌作用;第三层“套袋” , 主要是防止香菇棒感染细菌 。
香菇长出来的时候需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 在25℃左右的气温下生长最为适宜 。正因为如此 , 庞师傅在种植香菇的大棚里安装了空调 , 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每一个香菇棒 。
西峡香菇出口  香菇出口

文章插图
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刘家店村54岁村民庞天志正在给香菇棒(菌棒)去“套袋”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刘斌 摄
据了解 , 好的香菇可以卖到50~60元/斤 , 一般的只能卖到20元/斤 。
谈及收入 , 庞师傅很腼腆 。他说:“一个香菇棒 , 大概能长出4两香菇 , 在我们这里能卖12到15元钱 , 我今年的收入大概在10万元左右 。”
西峡香菇出口  香菇出口

文章插图
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刘家店村54岁村民庞天志正在给香菇棒(菌棒)去“套袋” , 辛苦并快乐着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刘斌 摄
在庞师傅香菇基地不远处 , 是同村63岁村民曾凡平的香菇种植地 。曾师傅从事了38年香菇种植行业 , 见证香菇种植的变化过程 。他说 , 现在采用锯末套袋标准化种植后 , 香菇产量、质量提高 , “原来给500个香菇棒套袋 , 需要10个回合 , 耗费人力物力 , 现在一次一万袋也不在话下 。”到现在 , 今年的收入已比去年翻了一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