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绪 避免挤撞韵是格律诗写作规则吗?( 二 )


三、挤撞韵拗律之说出处不明确,缺乏权威性
查阅了很多资料,未见格律诗挤撞韵专门论述或详细解释 。东汉后研究声韵的文章增多,反切法产生,研究古诗声韵较有影响并留传下来的早期资料当属“四声八病”之说 。周颙等人的“四声”开始区辨研究声调,推动了在诗歌中有意识节奏性地使用平仄 。沈约的“八病”之说细研究声、韵、调的使用 。这些音韵研究推动了韵书和诗歌声韵的进一步发展,相关永明体诗歌的出现促进了格律诗的形成 。但是,“八病”之说立足非格律的五言诗 。五言诗每句五字,音节少,韵不宜过密,且有关资料主要是结论性说法,缺乏详细记载,后来的解释也不尽一致 。“八病”之说研究意图主流应肯定,但初期的东西缺乏科学合理性,而且要求过细过于苛刻并非必要,后人也未完全采纳,今人不问清红皂白地迷信照搬到律诗评价写作上来,是缺乏科学研究精神的表现 。
“八病”中与韵有关的主要有:大韵:指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 。小韵: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 。旁纽:可能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 。正纽:可能指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 。后来的格律诗没有全部采纳“八病”观点,但有关说法可能被滥用,成为挤撞韵之说的源头 。
挤撞韵概念在晚清民国的词评家论词的文章中可明确见到,但当时稍有名气的词评家对挤撞韵是否为病的见解也不一致,这在陈匪石的《宋词举》论述中有记录 。我认为,晚清民国的词论家权威性差,本身写作水平远逊唐宋,那时的诗评理论与语音学科远不如当今,且主要是论词,也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挤撞韵拗律或挤撞韵即拗口的观点并不能确立 。
倒是网络普及的今天,一些热心诗词知识普及又研究不多的诗词爱好者,甚至连写作爱好者都够不上,将一千多年前尚不合理的说法作为诗词语音规则盲目宣传介绍,人云亦云,使许多对诗词历史了解不多的人产生误解,盲目地把这种观点尊为金科 。
四、从构词法上看,谐声谐韵有音乐美感
连绵词由相同声母、相同韵母等双音节构成,这种构词法形成的词本身就是追求音乐美感的结果,出现在诗句中自然可以挤撞韵,根本就不拗口 。双声叠韵的,如仓促、伶俐、徘徊、慷慨、苗条、窈窕、汪洋、逍遥、浪漫、婉转、婵娟、纷纭、芬芳、轻盈;叠音叠字的,如菲菲、高高、孜孜、瑟瑟、滚滚、匆匆,以上各类不胜枚举,出现在什么位置也不拗口 。宋玉在《九辩》中运用了大量双声叠韵词,使诗歌富于音乐变化,优美悠长 。
AABB、ABAB、ACBC、ABAC型的成语或临时组成的自由短语,AAB、ABB型重叠修饰和重叠后缀词及短语(如毛毛雨、绿油油、笑哈哈),必须重叠的单纯词(如奶奶),叠音的象声词,上述各类词虽然重音重韵重字,但朗读很上口,大多可在联尾或句中挤韵 。同音同韵组词是一种审美构词法 。诗词中使用这类词,若韵的密度合适,前后字词声调区别开,平仄重音搭配好,音乐感很好 。一些联绵词若出现在对仗句中,可以挤撞韵,韵密些也往往无妨碍 。一些联绵词无法拆分,用在联尾或想在句中使用又与韵脚同韵,挤韵正常 。
五、恰当的挤撞韵可灵活节奏,更好地适应风格情调变化的需要
格律诗的声音以既整齐又交错的方式行进,表现出富有音乐感的韵律形态 。格律诗的节奏必须体现在韵律中,韵的节奏是基调,是主旋律 。格律诗的平仄规则追求的节奏感,是一种音节节奏,但平仄形成的节奏较弱 。平仄只分两类,可声调有四声 。一组音节或一句一联中的平仄会产生很多种四声组合,形成的节奏感差别很大 。平仄节奏的基础是词的语法停顿,除四声调值组合不同外,由于音节声母韵母拼出的音味更不相同,音的响亮长短强弱千差万别,加上声调在连读时还有变调现象,节奏性及是否拗口情况非常复杂 。这些复杂的因素组合到一起,再加上语气重音位置失当,可能降低甚至丧失平仄节奏感,也可能别扭拗口,这也是一首符合规则的格律诗也会节奏消失或混乱、拗口或呆板乏味的主要原因 。若节奏与诗句内容、意境、感情状态配合也不合适,还会律不达意 。平仄不会自然生出好节奏,而好的诗句在语流中有时几连平或几连仄都仍然存在节奏感,这在非格律诗中常见 。平仄的划分虽有利于形成音节节奏,但是,音节的语法停顿及起伏不会自然就具有鲜明、良好的状态,音节声调起伏停顿的节奏感和谐调性要靠作者艺术创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