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愚公


愚公移山  愚公

文章插图
6月29日 , 在人民大会堂门前的台阶上 , 黄大发戴着“七一勋章”拍照留念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和生
“不能歇 , 我还要搞建设 。”被称为“当代愚公”的黄大发如是说 , 虽然他已经86岁高龄了 。
6月29日 , 黄大发获授“七一勋章” 。他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台阶上 , 佩戴着“七一勋章”拍照留念 , 一双远比常人粗大的手颇为扎眼 。谁能想到 , 就是靠这一双手 , 在36年的漫长时光里 , 黄大发带领村民们在灵宝山上生生凿出一道长达9400米的水渠——“大发渠” , 将水源引入了被重山环绕的村庄 。
据新京报报道 , 黄大发来自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原草王坝村) 。1958年 , 23岁的他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 , 此后又加入中国 ***  , 那时黄大发就立下誓言 , 要为村民完成引水、修路、通电三件事 。
历经36年 , 黄大发终于带领村民修筑了一条跨3个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 。如此不屈不挠的毅力 , 埋头苦干的精神 , 他无愧于“当代愚公”的美誉 。
黄大发深知 , 陷于这大山之中 , 没有水源引入 , 村庄就没有希望 , “我修沟不放弃 , 沟修不通 , 我们就没得米吃、没得水喝 。放弃不得” 。唯有不放弃 , 才能有生机 , 黄大发的苦苦坚持 , 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
开山修渠 , 筚路蓝缕 。不同于平原的土地沟渠 , 在万山包裹之中 , 修渠就意味着凿山 , 黄大发和村民们硬是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 , 开出了一条近万米长的生命之渠 。
愚公移山  愚公

文章插图
生活中的黄大发十分朴素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如今 , 团结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 信号塔高高竖立;高速即将通村 , 届时从遵义到村里只要半小时;村子发展旅游业 , 村民们纷纷开起农家乐 。村民们腰包鼓了起来 , 彻底改变了过去贫弱的景象 。
黄大发的坚持 , 体现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 将村庄兴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挑在自己肩上 , 他这份砥砺奋进、拼搏不息的精神与品格 , 也深深感染了后辈——他的外孙感动于他的事迹 , 也准备申请入党 , 要在这个好时代干一番事业 。
更为可贵的是 , 他虽年事已高 , 却依然精力充沛、“折腾”不止 。“不能歇 , 我还要搞建设 , 现在村里在搞产业发展 , 这些都要搞好了 , 老百姓才能富起来”“还要加油 , 把楼铺起 , 要把老百姓服务好 , 老百姓缺哪样 , 我们就整哪样”……这朴实的言语里 , 却蕴含着我们党的宗旨——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
在有些人看来 , 或许黄大发带领村民修渠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 他终其一生 , 也没有离开村庄 。但是 , 对黄大发和当地的村民而言 , 这又的的确确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他们不畏艰难 , 敢与高崖绝壁对抗 , 敢与时间对抗 , 最终穿山通渠 , 为村庄的未来凿开了希望之光 。
□和生(媒体人)
【愚公移山愚公】编辑:徐秋颖 校对:卢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