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太极拳所讲的“一开一合”,就是一张一弛 。说到一开一合,便要懂得意、气,若只从身形外面来看,就不免造成误会 。比如“弓”,它的开一合、一张一弛是相符合的,外形上一开一合,内力上便正好是一张一弛,故按外形可辨其张弛 。但对人来讲,比“弓”要复杂些,外形开合,内力张弛,就不一定都是相符的了 。人身的张弛不以外形为准,而主要是以中气或劲力为准的 。劲和气是不可分割的,气在哪里、劲就在哪里 。练拳中一吸一呼或一蓄一发时,中气便一开一合,身体就一张一弛 。所以蓄劲时不论身形开合,都称开劲,同样的,发劲也都称合劲 。开时如离中虚,外实内虚;合时如坎中满,外虚内实 。内家拳意气为上,不重外面,所以径说开合不说张弛,如按意气来说,开合和张弛也是一致的 。但初学拳时,不可能马上就结合到气,而只能先搞身体运动,开合难分,张弛易明,所以不如先谈张弛问题 。有人问“松开”不就是全身放松吗?为什么又要一张一弛呢?首先谈放松问题,试想全身放松后,除了就地躺下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能呢?练拳既是一种运动,也就必须一张一弛或说一紧一松,只松不紧要躺下,只紧不松要僵住,其理甚明 。其次,这句话是在解释“用意不用力”这个要点时说的,因此要彻底了解这句话,就必须全面地研究“用意不用力”的解释,方才不致误会 。不难看出,全身松开的目的是“不致有分毫之拙劲”,以便“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和“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于是得到“如绵裹铁,分量极沉”之真正内劲 。可见,全身松开是一张一弛中的总要求,而放松却只是一个“弛” 。其实只弛不张就会造成软弱无力的后果 。“弓”要用时先要上弦,这在练拳也是一样,必须“上着弦”,不能尽量放松,否则就没有弹性了 。主张全身放松的人显然会搞错,而且练法正好相反,不但不上弦,而且可能大大放松,只要仍旧站得住就行 。这种张得不足而弛之太过的练法,最多只能造就一张软弓,只在部分范围内才具有弓的弹性 。拳论云,“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才是正确的要求 。此练法和放松的练法相反,但要求不断提高强度,争取做强弓硬弩 。故在张的方面采取积极态度,只要弹性够,尽量张好了 。张、弛时要注意,必须留几分劲,因为弛过度时,身便散乱了 。当然,在弛的方面也要发展,以扩大适应性 。重点仍应注意张的方面 。
张的幅度是个重要问题 。依据上述意见,主要是个力量的幅度,而不单是距离的幅度 。再拿弓来讲,其张弛幅度更大时,射箭也最远,但这个幅度在张和弛的两端不免要受限制,张到某个程度时会折断,而弛到某个程度时又会散乱,因此,这个幅度也就被限制在折断和散乱的中间 。在这中问一般距离内,不论是张或弛,弓体中力的分布都有一个总的特点--均,也就是在每一瞬间,弓体中任何一点张的力量都是相等的,而且整个弓体在张弛过程中,每一点张力的增减率也都相等 。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上,张力都很均匀,这便是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反过来说,若想保持弹性,就一定要注意“均”的问题 。练拳当然要比开弓射箭复杂得多,但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同样的概念来理解 。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拳必须力求在均的条件下有更大的张和弛的幅度 。
【弛组词弛】说到这里,我们把“均的条件下有更大幅度”的原则结合练拳来研究一下 。假定是某一张固定的弓,其均匀程度和幅度是固定的,因而其强度(即更大的张力)是固定的,或是硬弓,或就是软弓 。但对某一个固定的人来说,他的均匀程度和幅度却是可以变化的,而且练拳的基本目的也就是为要改进均匀的程度,以求成为一张可硬可软的弓 。那么,在练拳中,应该先求均匀还是先求大幅度呢?这就要因人而异了 。比方年轻人身体弹性好,就可以多练练幅度;年纪大的和体质弱的则不妨练练均匀,再在较均匀的情况下稳步地增加幅度 。实际上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均匀只是一个暂时现象(某一条件下的均匀),而不是经常现象,练拳当然也不会例外 。增加幅度破坏均势,再取得均势,其最后目标还是均 。
王宗岳在他的拳论中说: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所谓蓄劲、发劲,正是一张一弛 。张弛二字偏旁都从“弓”,可知是开弓射箭的意思 。
推荐阅读
- 洪亮的近义词 洪亮的反义词
- 心锁歌曲原唱冷漠歌词 心锁冷漠歌词什么意思
- 包含仙居军属贷款优惠多少的词条
- 孙俪唱的歌《风吹麦浪》歌词 《风吹麦浪》歌词是什么意思?
- 拼多多关键词排名,拼多多关键词排名规则有哪些?
- 抽象定义名词解释性 抽象定义名词解释
- 孔雀的雀组词怎么组词 孔雀的雀组词
- 心惊肉跳的同居在线免费 心惊肉跳的反义词
- 屁组词 譬组词
- 屹组词两个字 屹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