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脚印象图片 大象的脚印像什么

(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王振雅)最近,一群被称为“断鼻家族”的象群,穿越半个云南省,北上迁徙超500公里 。
它们要去哪?为什么北上?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北上的象群出现在人类街道时,非常紧张 。小象在象群中间,整个象群排成一列,行进速度很快,这是大象非常警惕、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很显然,它们也不想闯入人类居住地 。”
绿色和平东亚地区森林与海洋项目经理潘文婧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虽然难以确认这一群象长距离迁移的具体原因,但从亚洲象保护的总体状况来看,如果栖息地状态不改善,亚洲象从原有分布地向外扩散的事件可能越来越频繁 。
作为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多年来研究并保护亚洲象栖息地 。此次,大象“出走”在潘文婧看来情理之中,但意料之外 。

大象的脚印象图片  大象的脚印像什么

文章插图
野象群“逛游”石屏县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旱季亚洲象活动频繁,主要是为了觅食”
大象的脚印象图片  大象的脚印像什么

文章插图
1975-2014年间,在亚洲象分布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天然林面积(绿色)缩减情况(Liu et al., 2017) 。
据绿色和平数据显示,亚洲象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坡度小于10°、坡向为南北向的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以及林间沟谷、山坡、稀树草原、竹林及宽阔地带 。在云南,亚洲象分布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 。
亚洲象到人类生活地活动并不是稀罕事 。潘文婧记得,她在研究生阶段之一次在野外见到亚洲象,是在2005年 。当时几头大象正在一片玉米地里进食 。这片玉米地被称为“大象食堂”,是当地保护区,为了减少大象对村寨周围农作物的破坏,专门在保护区边缘种植玉米吸引大象取食 。
【大象的脚印象图片大象的脚印像什么】“大象食量很大,也非常聪明,能记得农作物成熟的时间 。一片玉米地,几头成年象没几天就吃完了,吃完后大象仍然会去农田找食物 。”潘文婧介绍,后来证明,这个办法没有起到让大象远离村寨的目的,反而还让大象对农作物更依赖 。大象还是经常去村寨找食物,对于大象不吃的农田,大象只是经过就会毁坏田地、庄稼,伤人事件也不断发生 。
沈庆仲、王斌等发表的《保护区三岔河区域亚洲象旱季活动监测研究》一文中提到,每年1-4月是亚洲象寻偶交配和小象出生的高峰时季,而且村寨已无可食农作物,亚洲象谷及周边区域亚洲象集群活动明显,3-4月旱情更重,象群不断向周边村寨扩散寻食 。
4月16日,17头亚洲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 。4月24日,其中2头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剩下15头一路向北 。
“亚洲象是母系氏族社会,首领是最年长的母象 。那2头返回的象是公象,他们不是断鼻家族成员固定成员,而是与断鼻家族成员‘相亲失败’后,才脱离象群,结伴去其它地方觅食 。”绿色和平森林与海洋项目主任宋筱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断鼻家族出发时是旱季的末尾,经历了漫长的旱季,可以说是亚洲象所需的天然食物最为匮乏的时间段 。
象群一路造成损失超600万元,根源在于亚洲象保护区外栖息地不断减少
大象的脚印象图片  大象的脚印像什么

文章插图
图注:西双版纳州人象冲突可能性预测图 (Chen et al., 2016) (a) 人群聚居区遭受象损的可能性;(b) 人群聚居区在旱季受到野象攻击的可能性分布;(c) 人群聚居区在雨季受到野象攻击的可能性分布 。红色为高危,蓝色为低危 。
潘文婧认为,如果人象活动区域不重叠,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而根源在于亚洲象保护区外栖息地不断减少 。
1975-2014年间,在亚洲象分布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天然林面积减少了16%,经济作物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等人为活动显著增加,并使天然林被不断割裂、片段化不断加剧 。另有一项最新研究的数据显示,2000-2018年间,西双版纳全州亚洲象适宜栖息地(乔木林和灌木林)的面积减少了40.68% 。
宋筱介绍,西双版纳、普洱等地,橡胶、茶叶等经济农作物是村寨重要的经济来源,而单一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张导致了亚洲象栖息地的缩小、破碎化和质量退化,比如,林下施用除草剂的行为,会导致可作为亚洲象食物来源于的下层灌木和草本植物,难以自然更新;同时,保护区不是无人区,其中是有村寨分布的,即使在保护区边界内,林权地权结构也是复杂的,当地居民有权在村寨的集体林和自留地内,种植合法作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