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读后感300字 7篇 《家》读后感300字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家》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
《家》读后感1
读过巴金的《家》之后,虽然对那个年代的事不是很多的了解,但是可以看懂 。巴金老先生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而《家》的那些人物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 。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腐败、贪婪的官员 。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官职,随意支配人,在无形中,人们对他产生了怨恨 。
还有像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的坏官,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地从公家手中“榨钱”,行贿收礼是样样不缺 。社会中也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的青少年 。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 。
《家》读后感2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

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 。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 。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 。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 。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 。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 。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 。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
《家》读后感3
很久没看近代小说,为此读起《家》时,最初竟然没有任何感觉,只是后面才渐入佳境 。
然而,纵使对《家》的情节和人物慢慢熟悉并有所感喟,但细细体味,自己心境终究变了许多 。
简单而言,不再像初中时的我那样虽对故事不能完全理解,但却总能简单地喜爱上那些人物,对故事里的生活也多是些美好的期许 。
这些单纯的感悟早已不复存在,如今自己对小说故事的发展多了些消极的悲观,更对原本可爱的人物有了许多现实性的厌恶 。
或许正是这厌恶误,不时动摇自己对近代小说的兴趣 。
为何会存在对小说人物的厌恶,道理很简单,那是自己初中之后的长久时间里内心发生了些许变化 。尽管这些变化不能完全归结于不好,但至少自己没有了以前那份单纯和善意,有人说这是成熟,如果成熟代表着无法简单的善意,那自己或许并未成熟吧 。鸣凤死了,而自己并未死,也许这一点终究未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

《家》读后感4
小说中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接受封建礼教安排的婚姻,最终郁郁寡欢,绝望而死的梅芬;顽固封建,完全沦为封建礼教奴隶的高老太爷;温柔贤淑,通情达理,因高老太爷的死而搬到野外待产,最后因难产而丧命的瑞珏……这些都是在批评无情的封建礼教所带给社会的黑暗 。在那样的社会中,人们看不见光明,看不见希望,人们每天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唯有新思潮,新思想才能带领人们走出这个可怕的牢笼,就像主人公觉慧一样为了挣脱这个牢笼,到最后舍弃从小长大的家,远赴他乡追求自己想要的光明,他的这份追求新思想,新事物,敢于探索,敢爱敢恨的热情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
读了《家》之后,我不得不佩服巴金先生对现实生活的体会之透彻,更能将这种现实生活展现在他的小说中,那么的清晰,真不愧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家》也不愧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
《家》读后感5
《家》所描写的就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所束缚的封建专制家庭,在这个家庭,高老太爷化身为封建制度,统治着这个腐朽的家 。而他统治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的主要手段——专制 。在这样的统治下,家人的自由受到了约束,权力收到了限制,家又怎能温暖、温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