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个人读书心得经典七篇

《活着》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福贵的故事 。文章叙述了福贵从富家少爷因为赌博而输光家产变成穷人,有外出谋生遇到春生等人,后回家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最新《活着》个人读书心得经典,欢迎参阅 。
《活着》个人读书心得一
周日晚上,我花了3个多小时,一口气读了一本爸爸的小说——《活着》 。
合上书以后,我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想哭却哭不出,说他们可怜但好像又不可怜 。
余华是在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看似悲惨的一生 。地主家儿子福贵好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在还债路上又被抓去当兵,误当成了国民党 。几年战争后,死里逃生,逃出来回到家,发现父亲已经死了 。接下来女儿因发烧耽误医治也变成哑巴了,原本好好的一个家变得支离破碎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风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还有外孙苦根也相继遭遇不幸,这一大家子最后就剩福贵一个人了,最终跟老牛相依偎 。
以多数人的想法看来,他最后的命运一定不是疯就是轻生 。可福贵依然乐观地活着,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也是全书的亮点所在——活着就有希望 。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本应是余华在讲述福贵的故事,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可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让人觉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书中的我,在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坦然 。
家人一个接一个相继去世,富贵被一次次的打击,这里面,不仅有活着的真正道理,还有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

他没有抱怨、仇恨,而是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 。抱着乐观的态度活着,这才是“活着”的真理 。
活着本身就很艰难,延读生命就得艰难地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了 。
活着,就够了 。
《活着》个人读书心得二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 。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 。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
从一个少爷吃喝玩乐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 。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 。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杯具吧 。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 。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 。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的肯定与颂赞 。
《活着》个人读书心得三

最近拜读了余华的作品《活着》,作者认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余华认为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当向人们展示高尚 。而他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完美,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 。所以他以异常冷静地笔触描述了福贵老人的一生,告诉我们活着就是活着 。
翻开血红的封面,主人翁一幕幕生活画面清晰呈此刻脑海里,合上书本已成记忆 。福贵生于富贵家庭,年轻时放浪不羁,将家产挥霍一空,成为普通佃户 。后被强征入伍,九死一生逃回老家 。在那样的年代,生存不容易,福贵眼见着自我的亲人一个个死去,最终只剩自我和一条老牛 。老牛是他因同情从屠夫手中买下来的,这印证了那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
福贵承受住了难以承受的苦难,垂垂暮年与老牛相伴,和老牛念叨着亲人的名字,唱着歌谣: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