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元节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的来历及食物

中元节 , 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 ,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 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元节的来历及食物 ,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 , 是道教的说法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 , 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 , 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 , 为水官解厄日 。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 , 地官降下 , 定人间善恶 , 道士于是夜诵经 , 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因此 , 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 , 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 , 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 , 二者能够相应 , 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 , 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 。民间通称的“三界公” , 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
中国东汉末年 , 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 , 首过需上“三官手书” , 分别投于天、地、水中 , 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 , 以祈求平安 。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 , 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 , 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 , 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 , 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 , 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 。唐、宋以后 , 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
中元节时 , 道教宫观 , 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因为惧厉的心理 , 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 , 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 , 称农历7月为“鬼月” 。
佛教传入后 , 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 , 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 , 也就是“孟兰盆会” 。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 , 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 , 悬挂著、苦不堪言 。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 , 便需要诵经 , 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 。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 , 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 , 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
中元节吃什么食物

1、吃鸭 ,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 , 因鸭在水中游 , 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 。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 , 是谐音 , 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 , 这说法有点牵强 , 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 。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
2、广东地区 , 中元节他们会吃濑粉 , 代表着祈求平安 。濑粉就是他们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 , 广东各个地方的大街小巷上的小吃摊都有卖 。濑粉的吃法也有很多种 , 广东人在庆祝寿辰的时候也会吃这道美食 , 有添福加寿的寓意 。
3、七月十五节前 , 民间妇女还盛行面塑活动 , 数晋北地区最为盛行 。每到这时候 , 就有一家蒸花馍 , 四邻来帮忙的景象 。这时 , 会根据家庭实有人数 , 给每个人捏一个大花馍 。而不同的花馍有不同的捏法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 , 称为面羊 , 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 , 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 , 称为面人 , 意喻儿孙满堂 , 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 , 要捏成鱼型 , 称为面鱼 , 意喻连年有余 。
4、江浙地区 , 中元节他们都会吃“饺饼” , 这是一种类似春卷的食物 , 是江浙一带传统的食物 , 也是江浙地区随处可见的传统小吃 。他们还会吃另一种食物 , 叫做“扁食” , 其实就是一种馄饨 , 这种馄饨皮比较薄 , 形状狭长 。
5、在山东的独陵县 , 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 , 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粗茶淡饭出自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 , 补破遮寒暖即休 , 三平二满过即休 , 不贪不妒老即休 。”饮食简单 , 生活简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