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cqsniffer OICQ( 二 )


我们的服务是有偿的,分为“7天会员”、“30天会员”、“365天会员”,之前每个会员我们都会打上时间标签 。等他们会员到期时,有的会续费,有的停止服务,我们根据情况重新打上标签,但这个效率非常低 。而且有时会出现三种会员都有到期的,忙起来容易出现打错时间标签的情况 。
而这种情况用 *** 就可以直接解决——每种期限的会员各建一个分组,到期时,把续费的移到新的分组,不续费的直接改组名 。效率大大提升,还不容易出错 。
二、深夜,中年人在 *** 上寻找青春 *** 诞生于1999年2月,当时正值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前夜,更大的80后还是不满20岁的少年,更大的90后也只是在上学,*** 一路伴随着他们成长了起来,并且留下了一些或值得品味、或哭笑不得的青春回忆 。
到现在,*** 已经是22岁的“化石级”产品,跨越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而成长起来的80、90后,除去在工作中,业余时间依然会在这里找自己青春时代的记忆,查看当年的 *** 空间动态和照片、与老友偶尔互动、重玩当年玩过的小游戏……
01我算是 *** 的元老级用户,见证了 *** 的发展 。
我在2000年左右注册,那时 *** 还叫OICQ,中文名叫“ *** 寻呼机”,确实和寻呼机(BP机)差不多,除了一对一聊天,没有别的功能 。
当时已经在青春期的尾巴尖上了,*** 群、 *** 邮箱、空间、相册、说说这些功能都没有,所以也没法用 *** 留下什么记录 。但是曾经复制了一些***放在邮箱里,现在还能看到曾经幼稚的自己 。
2015年前,我 *** 用得很频繁,其他一些社交软件也都用过,但最终还是觉得 *** 好用 。2015年以后,身边的男女老少都在用微信,我的同龄人中现在也有一部分人还在用 ***,发个空间、说说,很少聊天 。我之所以每天都打开 ***,也许是习惯使然吧 。
另外,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用微信加许多工作上认识的人,但可能自己或多或少有些社交恐惧症,不愿意让太多人看自己的朋友圈,也不想看别人的朋友圈 。微信通讯录只有401个人,不能看我朋友圈的有191个 。虽然微信好友很少,但我关注的公众号倒是有653个 。
就社交功能来说,我更倾向于用 ***,它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更完善 。比如 *** 群的临时会话功能,是微信不具备的 。不愿意为了几句话,而添加一个所谓“好友” 。
02 *** 可以说承载着我整个青春 。
在 *** 群里上传文件和照片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我有一个 *** 群,群里只有我一个人,而且群里边的内容都是我初中到大学一些哥们的“黑照” 。
我个人比较爱记录,所以每次我们出去玩时都喜欢带个小相机或者手机 。年轻时大家都爱玩,有时玩着玩着就疯起来了,要是不拍些黑照总感觉对不起他们 。
拍好的照片我会做成表情包,发给对方,他们看到自己那“非人类”的表情以及动作,就发我的黑照怼我 。每次都是这样互相伤害,却非常有趣 。即便现在翻看那些照片,也让我很怀念 。
有一次翻看群里的表情包时,我突来兴致,将大学时关系特别好的一位哥们的表情包发给了他,没过一会,他一个 *** 过来了,也没提照片的事,直接说这么多年不见,我还能想到他,这两天有空约一下吧 。
他这样一说,我当时也有同感,就和他聊了约饭的事情 。
见面才发现,去的不只我们两个,还有几个关系很好的哥们,饭桌上我们回忆当初的狗血事迹,调侃不断 。
三、以前放班级合照,现在宝妈用 *** 相册放宝宝的照片 *** 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 *** 空间,在这里可以写日志、发说说、上传照片并管理相册等,随着移动端发展前后更新推出游戏、视频、FM、话题圈、画报、大头条、小秘密、认证空间等众多功能,无论哪个年龄段,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 。
对于成年人来说,除了在 *** 空间回忆青春,很实用的功能就是 *** 相册 。很多分析认为,照片分享是一款社交软件的重要驱动力,*** 相册的图片日上传峰值曾突破过3.6亿张,显示了这个功能的高粘性 。
01工作后用 *** 聊天的次数越来越少,不过我一直在用,比如 *** 空间中的“说说” 。
我的“说说”板块记录着我家孩子的趣事,每次遇到她有趣、可爱的事情,我都会随手拍下来,并以文字加图片的形式,通过说说发到 *** 空间中 。
当初之所以记录这些,是想着几年后自己记不清孩子小时候有趣的事情时,可以翻出来看 。
有一次她编了一首诗,让我哭笑不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