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读后感英文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5篇

书中讲的是一个年逾七旬的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以后,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给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周的星期二听他讲课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1
莫里教授得了肌萎缩侧束硬化症 。比肿瘤更残酷的绝症 。
如果还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做什么?这是学生在莫里教授临终前几天提的一个问题 。教授想来想去,最满意的安排竟然是这样的:“早晨起床,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 。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一次只请一两个,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 。然后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晚上,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 。教授说,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 。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莫里最后的愿望,在我们看来是很容易实现的,我们每天过的不正这样平凡的一天吗?人在健康活着的时候,每天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而奢华的梦,或许是住上小别墅,开上宝马车,或许是功成名就……就在我们每天在忙于追梦的时刻,
不要去无谓地把自己搞的很痛苦 。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感觉 。一个人并不是除了伟大就是卑贱,绝大部分就是平凡,偶然来到这个世界,平平凡凡活着,安安静静离开 。其实幸福很简单,就在平凡之中 。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2
看完这本书,我用了半个月时间,每看完一篇都让人深思,读后感也不知道如何写才好,没有多少文采,只能发表看到某段话时当下的感想 。
刚开始看没有多大感触,直到第49页看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我合上书,想想自己,发现这27年我很乐于享受后半句,却很少去做前半句 。还记得父亲曾跟我说过:“只有你先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父亲说的和莫里教授所传达的意思一致 。但是我们又能真正做到多少呢?

翻到第57页,当我看到莫里说:“如果你想让别人相信你,你首先应该感到你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 。”这句话对我的工作很受用,初次接触的合作伙伴总是充满了疑虑,总是不相信对方,其实猜疑都是多余的,在你不相信别人的同时又如何让别人相信你?
看完第79页时,是我对整本书感触最深的一处,也是我唯一反对莫里之处 。他说:“如果你能接受随时死去的事实,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耽于抱负了,你为此而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事,你所做的工作也许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 。”合上书,我想:“人类对物质的要求不是绝对的,看你处于什么样的人生境遇,当你处于将死之时,物质便已然显得微不足道,精神上的爱会成为你的第一要求,在亲人的陪伴,爱人的守护面前,金钱就如粪土 。但是当你依然处于健康的状态时,物质便不可或缺,你的满足感不仅仅只来源于精神,也来源于事业上以及物质上带来的成就感,为了这份成就感这份满足感,你不得不付出时间精力,而不是像莫言教授所说的“你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就不那么重要” 。当你处于一个旺盛生命力的阶段为什么要过一个濒死的生活状态 。把握一个度,不要完全杜绝物质,也不要完全不在乎精神 。不管在人生的哪个时刻,都不要放弃爱,爱别人也爱自己 。
只想说《相约星期二》对我的生活、感情、事业都很适用,看完第97页的时候,我笑了,因为发现我和莫言教授共同的思维方式,“你一旦投入进去,就能充分的体验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你认识了这份感情,现在我要超脱它 。”说的真好,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当伤心难受的时候,任由自己这个情绪的抒发,最后告诉自己这也是情绪的一种,没有人一定要天天开心 。超脱它,感受它,所有的情绪、感觉都被莫里教授描述成一场游戏——好了,哥不跟你玩了,哥要离开你 。很洒脱,身为人,不就是像教授所说的一样,就是来体味这世界的百态,开心、伤心、痛苦、嫉妒、憎恨 。感受每一种情绪,经历每一件痛苦的开心的事情,告诉自己这是属于我这辈子独有的经历 。不要被自己的负面情绪牵着走 。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3
人总是倾向于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在看到别人谈论深刻的或者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话题时,总会滋生出“此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想法,而这一切,也许只是自己缺乏改变的勇气,我们的教育教授给我们的并不总是正确的,只有坚强的人才敢勇敢的拒绝接受,而我无疑是个懦夫 。没有自己的想法,每天的忙碌只是为了以后的车子、房子、票子,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生活,从来不会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过去的两年里,日子过的浑浑噩噩,毫无意义可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