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到郡二十余日矣 轼


轼到郡二十余日矣  轼

文章插图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马上又到中秋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
那么苏轼的“轼”,有什么含义?
轼,今天除做人名外,已几乎不用,而在古书(尤其是先秦的书)中,它常常出现 。

轼到郡二十余日矣  轼

文章插图

【轼】,车+式
《说文》:车前也 。车舆前也 。
“轼”是古代木车的部件,是一根做成“Ⅱ"”形的木杠,安装在车箱前端,供乘车人做扶手用 。特殊情况下,它与车箱两边的扶手也派上别的用场 。
古代名著《左传》中有《曹刿论战》一篇,故事生动,富有文采,被选入《古文观止》 。《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一段文字,描写得有声有色,且与“轼”有关: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
注意文中“登轼而望之”,如果“轼”是扶手,此处如何理解“登轼”,一根木头能踩得住,站得稳吗?

轼到郡二十余日矣  轼

文章插图

为了说清楚“轼”的位置,需对古车的车箱做些介绍 。车箱称“舆”,大多是长方形,其宽称“广”,长(或深)称“隧” 。关于舆各部构件及尺寸关系,在先秦手工业技术著作《考工记》中有记载:
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叁如一,谓之叁称 。叁分车广,去一以为遂 。叁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 。以其广之半为式崇,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
文中“式”即为“轼” 。“较”(音读觉),指车箱左右两旁的扶手 。
引文的大意是,舆人 *** 车箱,车轮的高度,车箱的宽度,衡的长度,三者相等,称为叁称 。以车箱宽度的三分之二作为车箱之长 。将车箱长度三等分,三分之一在前,三分之二在后,将式揉(安装)到这个位置 。以车箱宽度的二分之一作为式的高度,以车箱长度的二分之一作为较的高度 。通过这段文字可知轼在车箱中位置及高度 。
古籍中常有“轼”的记载 。
【轼到郡二十余日矣轼】如《论语·乡党》说:“凶服者式之 。式负版者 。”
意思是说,(在车中)遇见拿了送死人衣服的,手扶着轼,身子向前倾(表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档案的人,也要手扶着轼 。
又如《礼记·檀弓下》说:“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
再进一步,对所尊敬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也要轼,
《史记·魏世家》记:“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于木,过其闾(里巷的大门),未尝不轼也 。”段干木是贤人,魏文侯想求见,登门拜访,段干木总是回避,文侯并不见怪,仍以礼待之,过里巷大门而轼 。

话再说回“登轼而望之”,如果轼是车箱中扶手的横木,能踩在上面站立并且站稳吗?
前面已说到车两旁的扶手叫“较”,实际有时也称“式” 。为了区别,横在前面的轼叫前式,曲在两边的较就叫旁式 。古人书面语简洁,常用一个“轼”概之,这种用法时既包括前面的扶手,也包括两旁的扶手 。清代学者江水在《周礼疑义举要》指出:“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 。《左传》长勺之战,登轼而望,是也 。”由此可知,曹登轼,两脚一前一后,高低虽有不同,但确实能站得住,立得稳,当然望远也就不成问题了 。
古人取名字总是有他的寓意,孩子出生几个月内,一般由父亲取名,成年时(女子十五岁及笄、男子二十岁加冠)取字 。何况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大文豪之一呢!他给两孩子取名为:轼,辙 。都与车有关,轼是车箱扶手,辙是车轮印,这样取名有什么期许?
从苏洵的《名二子说》,可看出这位父亲的心意: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
大意是:
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 。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 。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粉饰外表,不会去隐藏自己的锋芒 。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 。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 。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