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控股2022年到期美元债 绿地负债9000亿( 二 )


在遍布全国各地的绿地超高层项目中,那些贴在楼宇最显眼处的“世界500强”广告,也成了张玉良为绿地打造的新名片 。
今年2月份,张玉良再度当选绿地控股董事长,这已经是他连任绿地董事长的第30年了 。
但到了5月份,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房子卖不动了,偿债资金开始紧绷 。人们这才惊觉,绿地缺钱已经非常严重 。
背后的建工企业遭殃了
张玉良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风险,不是没有提前做过防备 。
经历了多轮房地产行业的调控风浪后,他深深地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企业的公司规模再大,如果产业单一,那么一旦调控后银根收紧,企业也马上面临经营危机 。
他下定决心,要为绿地找到第二支柱产业,此后,绿地在新能源,商贸、旅游等均有涉足 。寻寻觅觅后,绿地终于在地产业务之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大基建版图 。
通过基建业务的布局,绿地不断质押旗下建工公司的股权,获得的融资额 。然而,绿地美元债暴雷的风险蔓延后,大火也一连烧到了这批建工企业的身上 。
最近这几年,张玉良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基建板块,他对此抱以殷切的期望,希望绿地基建能冲进全国前五,成为与中建、中交、中铁、中铁建并驾齐驱的投资建设集团 。
2015年至2020年,绿地先后将贵州建工集团、江苏省建工集团、西安建工集团、天津建工集团、广西建工集团、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等地方龙头收入麾下 。
张玉良做大基建业务的主要策略,依旧采用了他最擅长的混改模式:一混到底 。“应该优先在竞争性领域实施混改,成熟一个推进一个,能混尽混 。”他说道 。
从企业经营层面来看,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把股权分出去,融到钱的同时,又不影响决策权 。以最小的资金筹码,撬动更大的资金杠杆 。
发挥混改模式的优势上,张玉良是一把好手 。过去多年,作为战略投资方,绿地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方式,参股了多地建工公司,最终打造绿地、地方国资、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共同持股的“三元股权结构” 。
在很多官方口径中,人们看到的是,混改后的三元股权治理机构,帮助建工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实现合作共赢 。但少有人料到的是,这些被“混改”的建工企业还没高兴多久,新的经营风险就已经在路上了 。
身处广西王牌施工单位——广西建工的项目经理陈哲没料到,广西建工企业的下滑之势,正是从绿地入股之后开始的 。
2020年8月,广西建工与绿地集团实施战略重组,成为了一家国有资本、绿地集团、核心员工三元持股结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的控股股东也由广西国资委,转变成了绿地控股 。而这也是“绿地混改模式”中迄今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 。
绿地希望用各种“治疗手段”,让广西建工恢复元气 。作为一家地方王牌施工单位,广西建工同样有着组织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 。惯以高周转模式的绿地,似乎能恰当地补上这一管理缺口 。而绿地全国遍地开花的项目,也能帮助广西建工更快走出固守单一区域的模式 。
但至少目前来看,这些蓝图仅仅停留在双方合作的PPT里 。据广西建工内部员工陈哲透露,“绿地进来之前,曾承诺给广西建工300亿规模的承接量,这个是我们往年承接量的四分之一 。但是至少目前来看,远远达不到这个量,往年这个时期我们能接到五六个施工项目,但现在只有一个项目在运转 。”

绿地控股2022年到期美元债 绿地负债9000亿

文章插图
图/视觉中国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绿地集团控股广西建工后,只派了汪启来一人到广西建工,任职财务总监的位置 。这个财务总监不仅仅管建工的财务,还负责为建工设计了一套新的考核体系 。
这之后,企业经营层面的混乱无序,开始接踵而至 。“绿地控股之后,我们公司很快新换了一个财务总监,将企业资金集结到一个账号中进行集中管理,但对于真正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方面,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动作,反倒是降薪,降福利,裁员的消息开始接连不断 。”
在陈哲看来,广西建工作为当地的王牌企业,待遇和稳定性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 。早在2018年,公司内部还曾提出上市计划 。绿地入股的那年,广西建工马上提出了3年上市目标 。
但实际情况是,绿地入股后,员工薪资福利却被大打折扣,“我们公司员工的工资普遍调低了2000元,薪资福利也被砍掉许多,我已经连续两年没有收到年终奖了,最近听说内部马上还有一批比例约20%左右的裁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