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初一学生优秀作文600字( 三 )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 。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 。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
腊八节初一学生优秀作文600字6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 。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 。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 。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 。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 。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 。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 。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 。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 。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 。”
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 。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 。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 。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 。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 。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 。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
腊八节初一学生优秀作文600字7
今天是腊八节,被寒假快乐冲昏头脑的我早把这个小节日忘记了 。
“吃饭了!”爸爸便急忙喊道 。的确有些饿,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妈妈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和拿手的糖醋鱼,我赶紧去洗了手 。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满地嚷道 。抬眼看看平时一样讨厌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齐“反抗”,没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 。再看看妈妈、爷爷,他们也都吃得乐呵呵的 。这是怎么啦?爷爷看我在发愣,便放下碗,饶有意味地吟诵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婷婷,粥是宝啊,不可浪费!”我还没回过神儿,妈妈义开口了:“早(枣)下力(栗)气,来年丰收 。婷婷,这粥有营养,吃吧!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 。婷婷,快放假了吧?别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这粥还有什么深意!我刚捧起碗,爸爸一阵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 。他放下碗,大声喊道:“过了腊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们,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吃大喝”了起来 。真是奇怪,一阵猛喝之后,原本冰凉的手变得暖和起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