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700字

《儒林外史》以描写明朝书生的故事 , 来描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 也借此来讽刺清朝时期的科举制 。下面是小编整理了儒林外史读后感初二作文700字 , 来欣赏和学习吧 ,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儒林外史读后感初二作文700字1
吴敬梓先生的著作《儒林外史》引首词:“人生南北多歧路 , 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浊酒三杯沉醉去 , 水流花谢如何处” 。这词中抒发了作者功名富贵谁能看破的一种感慨 。
在《儒林外史》一书中 , 作者入木三分地刻划了一些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和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作者也满怀热情地描绘了一些洁身自爱、崇尚礼乐、襟怀冲淡的真儒贤人 。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否定 , 对官僚集团厌恶 , 封建礼教的憎恨 , 对人民群众的同情 。
这本书仿佛将我们带回那黑暗的时代:明朝时期 , 一群“读书人”为功名富贵 , 不顾一切地去“奋斗” , 最终逐渐在黑暗社会中腐蚀 , 例如五十多岁仍在应试的范进 。50多岁仅是个童生 , 家中穷苦不堪 , 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 , "冻得直发抖" 。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 , 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 , 应试及第 。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 。
我为这位人物感到遗憾 。他是一个热衷科举 , 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 , 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 , 几十年屡试不第 , 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 , 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 。范进中了举 , 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 , 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 。我对此表示不解:他们读书 , 到底是为了什么?为名?为利?这些答案在当时都是对的 。他们目光短浅 , 又好名好利 , 功名就成后只知享乐 , 不思进取 , 已经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了 。
说到范进 , 我想到了一位截然不同的人物 , 为中华崛起之而读书的周恩来先生 。在我看来 , 周恩来先生是一位志向远大 , 热爱祖国 , 又勤奋的人 。有像他这样的人 , 中华何愁不崛起呢?
不过 , 《儒林外史》中 , 有一位人物王冕 , 他性格恬淡 , 远离功名 , 天性孝悌 , 才华横溢 , 相比于那些“读书人”而言 , 这是一个兼俱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 。

这个人物总算是给了我一些慰藉 。因为在“池塘的淤泥里” , 仍有几枝“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 王冕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他没有远大的志向 , 读书也是为了充实自己 , 但从品质来讲 , 他还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
话说回来 , 什么东西让“读书人”如此痴迷?它就是科举制 , 一个从隋唐时期只是为了寻找更多的人以治国 , 到明朝成为“读书人进步的阶梯” , 这其中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我看来 , 这种制度所形成的“官本位”怪圈就像一个大泥潭 , 进去就很难再出来了 , 就连现代人都不一定 。幸运的是 , 这种制度早已废除 。现在 , 我国是应试教育 ,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 考试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 。
“记得当时 , 我爱秦淮 , 偶离故乡……从今后 , 伴药炉经卷 , 自礼空王” 。结尾词带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思 , 也给看完这本书的读者带来无尽的思考……
儒林外史读后感初二作文700字2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 原本仅55回 后有后人编刻 , 从而变成56回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 , 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 , 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 , 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 讽刺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了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和恶劣的生活气息
吴敬梓(1701~1754年) , 字敏轩 , 号粒民 , 清代小说家 , 安徽全椒人 , 是这本书的作者 , 他完美讽刺了当时的社会 , 是当时社会的一面当时封建的照妖镜 , 他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 , 深刻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 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 。这本书是当时讽刺的精品 , 同时也奠定了后来讽刺文体的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