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是谁?( 二 )


公元770年的冬天,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杜甫贫病交加,伏在枕头上写下最后的诗 。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最后的诗,他留给自己 。
他说,我跟这个国家的所有百姓一样,是个苦命的人 。
当官,官被贬了,家,家困苦贫病,国,国支离破裂,在这样的夜,我这样的一生,难称得上成功吧 。
正如五十六岁那年,看到公孙大娘传人的剑舞,他惆怅着自己迷惑的一生(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
就是写诗,我也比不上李白,比不上孟浩然,比不上王维吧 。
杜甫的一生就是如此吗?他与这么多优秀的人有过交集,最终却只是一个普通的诗人?
有一个人不同意 。
中唐的诗人元稹翻着杜甫的诗集,内心翻江倒海 。
一千五百首,这是诗的海洋,诗中的史记 。
他激动得不能自抑,他说,我要替这个人写墓志铭,我要让人知道,这世间的诗,还没有超过子美的 。
白居易随声应和:他的诗注定要流传千古,他的诗注定要传遍天下 。
韩愈将他跟李白并列在一起:如果心中没有热情,去读李白跟杜甫的诗吧,他们的诗焰有万丈那么高 。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不同意 。
王安石说,如果可以选一个人同游,我愿意是杜甫 。
文天祥说,我想说的话,当年那个叫子美的人苦命人已经替我说尽了 。
……
诗圣,杜甫 。
这是诗圣杜甫的故事 。
曾经有人问我,给孩子读诗有什么用? 其实读诗目前来看,真没什么用 。
因为诗歌不是为了现在,诗歌是给孩子未来的礼物 。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时,它对我们来说,不是孤帆也不是远影,更不是天际 。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浩瀚江面的孤帆,也没有见过滔滔的长江,自然不会理解这永不停歇的江水带走的到底是什么 。
它对我们就是需要背诵的两句诗,因为它会出现在考卷上 。
当我们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们也仅仅知道这是写江边的月,我们理解不了为什么要发出何人初见月这样超出人类历史的询问,甚至超出人类认知的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们对时间还一无所知,只知道童年充满快乐,却不知道童年也有结束的时候 。

诗圣是谁?

文章插图
当我们努力背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也理解不了这诗中的感恩之心,那时候的我们,还仅仅知道索取,并不懂得回馈 。
当时的确还年少,不解诗意苦作诵 。
但我们终将收到这份礼物 。
将来的某年某月,当我们来到大河大江,望着友人渐行渐远,那种落寞,那种留恋冲上心头,在我们欲说无词时,突然它跳了出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是了,是他 。
“朋友,你也在经历离别吗?”那个叫李白的人站在你的身边,“好多年前,我也这样送别我的好友孟浩然 。江水流得太远,转眼间,那孤帆便消失在江际 。江水啊,它带走的是友人,留下的是思念 。”
对友人的眷恋,将伟大的李白跟渺小的我们,穿越千年的时间,联系在了一起 。

诗圣是谁?

文章插图
当我们在月夜下抬头,望见那轮皎月 。经历过世事沧桑的我们,突然感觉时间停止了 。我们是谁?我们在这世间追求什么?这月亮见过多少快意的人失意的人?是谁第一个望见了这轮明月,又是什么时候,月亮开始照人间的黑夜 。
“我啊,参悟了一辈子,也没有想到答案 。或许,人间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答案,也不是所有困惑,都需要去索求答案 。”张若虚抬头,幽幽说道 。
当我们远离故乡,离开父母,我们总有一天会明白寸草心对三春晖来说,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又是多么不可缺少 。
诗,是给孩子未来的礼物,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收到了 。
因为,诗是古人的馈赠,是他们用千年的才情锻造的礼物,得到它需要一定的门槛,陌生的语境,难懂的古文,往往让孩子初次接触就望而却步 。
有人说:用古诗词喂大的孩子,人生必定不会平庸 。
但一定要选对食谱 。要给孩子提供生动有趣的读本,让孩子先爱上诗,读懂诗 。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套这样的美诗食谱:「诗词大会选题库」
诗圣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