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那么破窗效应理论由来是什么呢?
1、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记录设备都还没陈设好,停在纽约布朗克斯的跑车就已经出现第一组“破坏者”,并且想私吞这辆跑车 。爸爸吩咐妈妈清理车厢,自己则动手拆电瓶,不忘提醒儿子查看置物箱 。
2、来来往往的不论开车或行走的路人,都停下来在这个拆除大赛中抢走车子上任何值钱的东西 。紧接着重头戏来了,一位“破坏者”在有系统地拆卸后,成功扒走这辆置于纽约的跑车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人们路过、开车经过它,看着它,整整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 。
3、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
【破窗效应理论由来是什么】
推荐阅读
- 邢台自学考试 邢台2022年自考理论课报考流程
- 邢台市自考办 邢台2022年自考理论课报考注意事项
- 科目一理论知识大全 科目一理论知识技巧
- 侧方位停车为什么要往后倒,理论上是不是直接开进去更容易些?
- 八字理论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什么效应
- 过氧化物效应过氧化物效应名词解释
- 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是什么
- 虹吸效应为什么叫虹吸 虹吸效应
- 2020年10月河北自考理论课报考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