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是什么材质,什么叫大漆,大漆是生漆吗,各种颜色是具体用到什么材料?

什么叫大漆,大漆是生漆吗,各种颜色是具体用到什么材料【漆器是什么材质,什么叫大漆,大漆是生漆吗,各种颜色是具体用到什么材料?】生漆简介
生漆又名天然漆 。泛称中国大漆 。为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 。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 。树叶呈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外观平滑呈黄色,生长到5-8年的漆树就可以割取漆液了,早在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至前11世纪)已开始用大漆制出了精美的漆器 。其科学道理在于大漆中的漆酶能促进漆酚加速氧化成膜,为生漆涂层固化成膜的天然催干剂 。这一催干作用与漆酶的活性有关,活性强弱决定生漆涂层干燥的快慢 。
自古以来能作为大漆的颜料仅有银朱、石黄、铁红、蓝靛、松烟等数种,而到了近代,有人采用铬黄、铅铬黄、铬绿、铁蓝(华蓝、普鲁士蓝)等作为人漆颜料 。在无机颜料方面,除了上述颜料之外还有镉红、镉黄、钛白,以及其他有机颜料如酞菁蓝、酞菁绿等 。但
不论掺入何种颜料,入漆颜料迄今未跳出五色系,即红、黄、绿、青、紫色系的范围 。

漆器是什么材质,什么叫大漆,大漆是生漆吗,各种颜色是具体用到什么材料?

文章插图
漆画材料贵吗我是个高中生,对漆画很感兴趣如果你使用现代化学漆料,不算太贵,但作品将来会开裂变形 如果你使用传统大漆,很贵,而且要专门有一间荫房来保存漆器,但好处是作品可以永久保存 如果你没有什么基础,最好是去一家漆工艺作坊打工,否则全部工具要自己准备实在是太麻烦 或者你可以试一试丙烯画,稀料一定要用油或丙烯,可以当作漆画的基础
漆器是什么材质,什么叫大漆,大漆是生漆吗,各种颜色是具体用到什么材料?

文章插图
漆艺胎体可以用树脂的吗漆艺胎体可以用树脂 。
漆器胎骨,或称胎体、胚地、器骨,是承受漆饰之物 。
漆器胎骨的质地,对于漆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对于胎骨的品种和制作,有篾胎、藤胎、铜胎、锡胎、窑胎、冻子胎、布心纸胎、重布胎,除此之外,还有皮胎、竹胎、金胎、银胎以及冠巾用漆和石器上的漆髹饰等 。
目前一般将胎骨分成木胎、金属胎、竹篾胎、皮胎、夹纻胎、纸胎、陶胎等几大门类,其中以木胎及夹纻胎的运用较为广 。
怎么理解藏礼于器举个例子:1、关于鼎的使用规格,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 。不得乱用,超越自身的身份地位,否则就是僭越 。2、楚王问鼎 的故事3、大禹铸九鼎 代表九州一统的历史传说 。怎么理解 藏礼于器:所谓“藏礼于器”,是指在商周时期,按照礼的要求,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具有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和敬畏,象征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等作用,因之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换言之,这些被称之为礼器的青铜器具,实质上是礼的物化或具象化,它们被人按照自己的希望强制性地赋予了“礼”这样的神圣意义,具有了一种神秘、威严的至上力量,然后又反过来制约、支配着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于是,这些礼器经此便成为一种制度性的社会文化符号,所体现的乃是人们自身的理想、道德、心理倾向和现实人生世界的秩序 。当然,“藏礼于器”的现象并非在青铜时代才出现,早在青铜器产生以前就已存在,《韩非子·十过》曾言:“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铏 。……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 。……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 。……夏后氏没,殷人受之,……食器雕琢,觞酌刻镂,四壁垩墀,茵席雕文 。”可见陶器、漆器或其它材料所制造的器具都担负过礼器的任务,只是后来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一现象最终在青铜礼器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使青铜礼器成为了“明贵贱,辨等列”的主要器物(这方面的详细论述可参见宋镇豪的《夏商社会生活史》) 。青铜礼器最早出现于夏代,经科学发掘得到的最早青铜容器,出自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包括爵、斝、盉、鼎、觚 。礼器最为鼎盛的是在晚商和西周时期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 。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高峰 。” 这一时期实际上也就是礼制形成的时期 。礼器有时称“彝器”(“彝的意思是常,以钟鼎为代表的宗庙常器,也就是青铜礼器 。” 明器(在墓中随葬给亡灵用的、非实用的模型性、象征性的随葬品),实际上它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从考古发掘来看,青铜礼器首先是一种生活用品,在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礼器中大多有实用的痕迹,如器物外壁上的烟炱、器内尚存的动物骨骼、已腐朽的植物纤维和仍封存完好的美酒等都是明证 。故凡可以体现礼的器物,都可称为礼器 。青铜礼器主要有饮食器、乐器、玉器等,饮食器通常有鼎、俎、甗、鬲、簋、盨、簠、敦、豆、铺、盂、盆、鍪、匕、勺、爵、角、豆、觚、觯、饮壶、杯、盉、斝、尊、壶、卣等餐饮器具,以及盘、匜等水器 。礼的至上力量,所体现的是形而上的内容——礼制,它依附于形而下的器——礼器——而存在,即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主要通过人们对礼器的使用来显现 。使用何种礼器行礼,以及礼器如何组合,都有一定之规,并传达着相应的礼义信息 。餐饮器具所蕴涵的礼仪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其一是铭文,即铸造錾刻的文字 。这些铭文主要是刻记功烈、颂扬祖德,传遗子孙后代,如《礼记·祭统》所言:“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 。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故这些礼器及其铭文既是协助神民沟通的必备之器,又是显示家族地位的镇世之宝 。它和主人的生死荣辱紧密相关,具有显示权威和强化宗法制度的作用 。关于铭文方面的内容,前人多有研究,本文不再赘述 。其二是使用规格 。根据周代的饮食礼仪制度,对饮食器具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和使用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相当 。所以青铜餐饮器在祭祀和宴饮中具有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和敬畏等作用,是“礼”的具体体现 。比如对鼎的使用:“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15〕即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 。不得乱用,超越自身的身份地位,否则就是僭越 。比如发掘出的楚庄王之子、令尹子庚的墓中,就出土有七鼎,墓主本未封侯,却享用了诸侯之制,是明显的僭越 。再如《左传》桓公二年记载鲁公接受宋的贿赂,公然将宋贿送的郜大鼎陈于太庙,大臣臧哀伯便当面责其为非礼:“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 。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太庙,以明示百官 。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太庙,其若之何?”亦即臧哀伯认为鲁公将郜鼎置于太庙的行为,是僭越了周天子的地位,违背了礼制的规定,所以责其为非礼 。礼对鼎的这种使用规定,遂令“九鼎”成为后世帝王天子权力的象征 。并使“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了至上的意义,“鼎”则成为权力和权势的代名词,所谓“九九归一、九死一生、九仞一篑、九州四海、九霄云外、一言九鼎、鼎足之势、三足鼎立、问鼎中原、鼎成龙升、钟鸣鼎食……”诸如此类极言其多、至高无上和权力鼎盛的词语,无一不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饮食礼仪制度的影响 。费了很大劲才找到的哦,希望对你有用 。O(∩_∩)O~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