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小吃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技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 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技巧 ,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
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 , 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 , 又叫“角黍”、“筒粽” 。每年五月初 , 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 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 , 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
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 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 , 还为了纪念投江祭父的曹娥和为父报仇的伍子胥 。赛龙舟一是为了驱散水中鱼虾 , 纪念先魂 , 二是为了祭水神 。如今 , 赛龙舟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运动 。
悬艾
在端午节 ,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 , 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 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 , 制成人形或虎形 ,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 , 美丽芬芳 , 妇人争相佩戴 , 用以驱瘴 。

系五色绳
五色绳是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构成 , 由大人给孩子在手腕或者脚腕上系的一种装饰品 。孩子在系线的时候不能说话 , 五色绳也不能随意丢弃 , 只能在夏季的第一场大雨的时候丢到河里才可以 。农村中的说法是戴着五色绳会让孩子远离毒虫的伤害 , 而把五色绳丢到河中 , 寓意河水会冲走瘟疫和疾病 。
雄黄酒
《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之所以要喝雄黄酒 , 正是因为端午节有这样一个习俗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 , 雄黄味道辛辣 , 性温 , 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的功效 。可是同学们 , 这雄黄酒可不能乱喝呀 , 雄黄有毒 , 用它解毒实际上就是以毒攻毒 , 所以小孩子是不能喝雄黄酒的 , 所以大人们就会雄黄蘸酒在他们额角上画个“王”字来应景 , 同样祈求身体健康啦 。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小吃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技巧】端午节的养生技巧
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 , 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 , 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 , 人涂之可以避毒 。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 , 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 , 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三氧化二砷 , 即砒霜 , 因此不建议内服 。
用糯米酿成的黄酒一般酒精度数不高 , 在中医里可作药引 , 平时有服用药物的市民可以少量喝一些黄酒 , 能够起到活血发散的功效 。另外 , 马上要进入黄梅季节 , 湿气加重 , 平时少量的黄酒还能温经通络 , 祛除体内湿气 , 预防感冒 。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 说的是这一时节的黄鳝最肥 , 肉嫩鲜美 , 营养丰富 。端午节在小暑之前 , 虽说还不是黄鳝最好吃的时候 , 但鳝肉所含营养多 , 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等含量都很丰富 , 吃黄鳝能适当补充维生素 , 也能祛风湿 。

端午节前后是黄鱼的产卵期 , 此时的黄鱼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 , 谷氨酸含量的增加使鱼肉鲜美香甜 。新鲜的鱼肉中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碘等无机盐含量都很高 , 加之鱼肉组织柔软 , 易于消化吸收 。
民间有吃了咸蛋黄 , 夏天不中暑的说法 , 咸蛋黄具有一定的防暑、开胃的作用 。夏天人体容易出汗 , 咸蛋黄还可补充人体缺失的盐分 。
而此时的黄瓜正是上市的时候 , 它具有除湿、利尿、降脂、镇痛、促消化的功效 , 尤其是黄瓜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肠内腐败食物排泄 , 而所含的丙醇、乙醇和丙醇二酸还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 , 对肥胖者和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利 。
不过 , 吃“五黄”并不都科学 。咸蛋黄胆固醇高 , 心血管病人不宜吃;而雄黄的化学成分是二硫化二砷 , 加热后成为毒性很强的三氧化二砷 , 因此 ,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已不再延续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