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情设计、物化主题和人性光辉看《摩登时代》何以是影史经典?

卓别林是享誉世界的喜剧大师,是无声电影的集大成者,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 。他通过一系列影片塑造了一个名为"夏尔洛"的流浪汉形象,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卓别林擅长用"含泪的笑"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每一部电影都极富内涵 。

卓别林是一个全才型的天才,本片导演、编剧、主演、作曲都由他一人担纲完成 。这部八十多年前的老电影,今天看来依旧不过时,电影中的人物及电影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仍被人们所关注,它是被时间证明的真正经典之作 。
《摩登时代》(1936年)讲述了上世纪美国大萧条时期,社会底层工人夏尔洛为追求幸福生活而遭遇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经历,既有对资本社会盘剥压榨工人的血泪控诉,也饱含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切 。
《摩登时代》海报
本文将试着从剧情设计、物化主题和人性光辉三方面对电影进行简要分析:
一、精妙的剧情设计:不断反转的人物命运知道卓别林是伟大喜剧大师的人很多,知道卓别林是杰出的戏剧作家的人并不多 。从早期的几十分钟的电影短片到后期的电影大制作,卓别林电影绝大多数都是由他来编剧创作的 。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黑白无声电影,有着他对默片的固执和坚持 。为了让电影能够出彩,除了他精湛的演技外,精彩的剧情设计也是功不可没 。
《摩登时代》中有许多充满反转的剧情设计,让电影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强调了转折点的重要性,并认为转折点有四重效果:惊奇、增加好奇心、见识和新方向 。
1.惊奇
电影主人公夏尔洛是一名大工厂的工人,他的工作任务就是负责拧紧流水线上的螺丝 。虽然主人公在工作中出现了许多笑料,但只凭这样的剧情还不足以征服观众,不过仅仅十几分钟后,主人公夏尔洛就精神崩溃了,开始在工厂里"搞破坏",这大大出乎观众的意料 。
后面的类似转折,同样突破了观众的预期,带来了惊奇的效果,让观众时刻保持观影的注意力 。
《摩登时代》剧照
2.增加好奇心

因为大闹工厂,夏尔洛被送往医院治疗 。治疗结束后,夏尔洛丢失了自己的工作 。出院后的夏尔洛将迎来新生活 。此时,观众也非常好奇夏尔洛将会做什么 。
天性善良的夏尔洛因为做好事(帮别人捡了一面旗子)而被误以为是罢工领袖而锒铛入狱 。被关进监狱本来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为什么夏尔洛会甘之如饴呢?
原来夏尔洛误打误撞,帮助狱警制止了一次越狱事件,从而在监狱里过上了相对自由的生活 。不用每天操劳,还有读书看报的闲暇时光,而立功提前释放的消息一度让他有些恋恋不舍 。
《摩登时代》剧照
3.见识
出狱后的夏尔洛,拿着监狱长的介绍信,开始寻找新工作 。不过,他把第一份造船工人的工作搞砸了,于是希望重回监狱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决定重新犯罪 。他把流浪女偷盗面包的罪名揽到自己身上,一计不成,又生出"吃霸王餐"的计策,这次成功吸引了警察的注意 。
《摩登时代》剧照
最后,当夏尔洛希望努力工作时,工厂却罢工了 。自己没有想进监狱,却误打误撞再次被关进监狱 。这样的奇葩遭遇不禁让人想起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不知道卓别林是否从其中获得了灵感,总之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看似荒谬的剧情向人们揭示了社会的真相:底层人民悲惨的遭遇以及无力掌控的人物命运 。
【从剧情设计、物化主题和人性光辉看《摩登时代》何以是影史经典?】
4.新方向
通过巧设转折点,让主人公夏尔洛和流浪女相遇相识,促使主线人物和副线人物重合在一起,让两个本来都对生活充满绝望的人物,在爱情的滋润下,重新开始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 。
《摩登时代》剧照
通过设置一系列转折点,在松紧适当的节奏安排下,卓别林让电影不断反转,人物命运不断转变,一方面增加了电影的可观赏性,另一方面创造出极强的共情能力,也让观众体会到主人公遭遇的悲欢离合 。
二、深刻的物化主题:物化的人,失去自由电影一开始出现了一群羊,紧接着是一群人涌出地铁,导演利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资本时代的产业工人隐喻为羊群 。这是电影物化主题的一个外在表现,正如羊群进入羊圈,工人们则涌入工厂 。
《摩登时代》剧照
《摩登时代》剧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