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天才许晨阳,弃美归国六年后,为何又义无反顾去了美国?( 二 )


但学历上的提升 , 并没有让许晨阳感受到更大的快乐 , 反而让他深陷迷茫 。
许晨阳自己曾经坦言 , 在读博期间的最后两年 , 他被一种挥之不去的无力感所围绕 , 他感觉自己的灵感在枯竭 , 以至于对自己的结业论文 , 都感到有心无力 。

理论科学本就十分枯燥 , 如果连最后一点热情都无法保留 , 那么许晨阳未来将会是一片黑暗 。
虽然许晨阳在极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 但是面对有限的就业前景 , 和短时间内难以突破的学术瓶颈 , 让他有一次陷入了迷茫 , 以至于他想过要从事金融相关的研究工作 , 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
不过在经历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 , 许晨阳还是说服了自己 , 他选择继续坚持 , 面对创作上的瓶颈 , 他决定迎难而上 , 即使不能解决问题 , 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发现问题同样值得庆贺 。

突破了自身认知的许晨阳 , 接连攻克了不少难题 , 俨然成为了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
在取得博士学位以后 , 许晨阳受邀进入了麻省理工的博士后流动站 , 期间还有不少著名学府向他发出邀约 , 表示愿意提供正式教职 。
但许晨阳早就打定了主意 , 他要回国改变国内的数学领域的科研环境 。
03拂袖而去
2012年 , 许晨阳收到了北大的邀请 , 他没有丝毫犹豫 , 便辞去了在美国的所有工作 , 起身回国 。

回到母校的最初几年 , 是许晨阳科研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 不仅发表了诸多高质量的论文 , 还屡屡斩获国际大奖 。
与之呈现出鲜明对比的 , 是许晨阳深居简出的生活 , 除了教学楼和宿舍 , 一场与同事之间的篮球比赛 , 几乎是他唯一的娱乐 。
但许晨阳也清楚地知道 , 并不是所有人都耐得住寂寞 , 等得到功成名就的一天 , 在追求真理的路上 , 更多的学生会选择放弃 , 这不是他能改变的事实 , 因为他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扰 。

许晨阳甚至十分理解 , 那些转行去做金融的学生和同事 , 因为理论研究在国内 , 确实是一份出力不讨好的工作 。
尽管许晨阳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挖掘、保护那些有天赋的学生能够像自己一样完成梦想 , 这也是他回国的初衷 , 但是在归国6年以后 , 就连他自己都感受到了绝望 。
许晨阳可以说服自己 , 但是他说服不了自己的学生 , 也无力去改变科研环境 , 如果不选择离开 , 那么他就只能接受这一切 。

2018年 , 许晨阳收到了麻省理工的邀请 , 6年前他就是在麻省理工收到的北大邀请 。
没有人能够清楚地了解 , 这6年时间里 , 许晨阳的心理历程 , 我们只知道他在最后选择接受了麻省理工的邀请 , 就像6年前接受了北大的邀请一样 。
04结语
科学没有国界 , 但科学家有祖国 。 我们出于朴素的民族情感 , 认为报效祖国是每一名中国科学家的义务和责任 , 虽然有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 , 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明确规定 。
但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 , 又怎么能指望他会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

事实上每年都有不少的学术人才归国 , 我们总是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他们的归来 , 但是对于那些离去的学术人才 , 我们却尽可能的选择忽视 。
人来人往 , 为什么留不住科学家 , 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
对于归国人才 , 我们是否能够提供相应的平台 , 又是否能够给予他们希望与尊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