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小学是“学霸”,中学成“学渣”,这是为何?思维方式能说明问题


求职|小学是“学霸”,中学成“学渣”,这是为何?思维方式能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求职|小学是“学霸”,中学成“学渣”,这是为何?思维方式能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求职|小学是“学霸”,中学成“学渣”,这是为何?思维方式能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求职|小学是“学霸”,中学成“学渣”,这是为何?思维方式能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随着我国“双减”政策重磅落地 ,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 往小了说 , 让每一个家庭不再陷入教育焦虑与无序内卷之中;往大了说 ,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 为国家选拔身心健康、有创新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
然而 , 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并未完全平复家长和学生脆弱的神经 , 只要有中考、高考等选拔制度存在 , 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依然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事情 。 因此 , 如何高效学习是中国学生和家长最感兴趣的领域 , 但成效不大 , 这是为何?

传统教育方法的局限 。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认可 , 设定人生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制定学习计划、规范学习习惯 , 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 必然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推动效果 。 这些方法不可谓不好 ,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 会发现一些事与愿违的问题 。
首先 , 这些方法很难做到位 。 大多数学生被拘束在校园内 , 对世界都未了解 , 哪儿有明确的远大目标和理想;成绩上不去 , 自我催眠、激发学习动力就是自欺欺人 , 甚至伴随而来的是自我厌恶和负面情绪 , 犹如过度减肥后迎来报复性反弹一样 。

其次 , 家庭对成绩的影响不大 。 一些家长为了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 , 也在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 。 殊不知 , 这种失败率高达80% , 我们必须承认 , 年龄越大的成年人 , 可塑性越低 。 到头来 , 和谐的家庭关系并不能完全提升学生的成绩 。
【求职|小学是“学霸”,中学成“学渣”,这是为何?思维方式能说明问题】更可怕的是 , 即便学生和家长都一一做到 , 包括父母的鼓励性态度 , 学生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 , 做好预习和复习 , 按时、规范地完成作业 , 建立错题本等 。 也只有在小学阶段才有一定的效果 , 到了初中、高中能维持在中游的水平已是极限了 。

西方的教育方式适合吗?以美国为例 , 他们从认知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出发 , 强调“主观能动性与个别化教学” , 通过“赏识教育” , 多样的活动、开阔的视野、散发的思维 ,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 然而 , 在中国实践多年后 , 家长和学生发现对提高成绩作用并不大 。
一是 , 西方国家推崇的SMART原则、SQ3R阅读法、记忆方法、克服拖延症的几大法则等 , 并不能解决所有学科的问题 。 例如 , 如何在函数中巧妙使用复杂的三角形换元?如何画一条精妙的辅助线?这些看起来不错的学习方法对此毫无帮助;

二是 , 因为文化差异 , 西方研究在中国教育环境中的应用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 。 也就是说 , 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 , 注重从认知心理学上去解决问题 , 尽管方法很好 , 但也要看适不适合中国国情 , 是否适合学生 , 尤其是方法执行得到不到位;
当然 , 更直观的是 , 西方国家的教育节奏与中国不同步 。 美国高考(SAT)数学中的普通题 , 大约相当于中国普通小学高年级送分题水平 , 这显然不符合中国家长和学生对学习的预期 , 尤其是中学教育阶段 , 国外的学习方法似乎没什么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