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是这样促进教与学的( 二 )


这样的单元设计将教学评价嵌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 成为教学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 这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评价是对目标的评价 , 目标、内容和评价高度一致 , 更好确保了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地 。
化评价为诊断 , 注重教学评价的改进功能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prove) , 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判定学生的优劣与好坏 , 而是判断目前学生的习得情况及教学策略是否成功 , 为教与学的修正提供依据 , 以评促教 , 以评促学 。 因此 , 我们更愿意将教学评价称为教学诊断 , 淡化评价 , 强化诊断 。
因此 , 我们提高了过程性评价的占比 。 在初中和高中学部 , 过程性评价占比40% , 终结性评价占比60% , 引导学生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 , 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 国际部从十年级开始 , 将过程性评价提升至70% , 终结性评价降为30% 。 教师有意识将评价渗透到课堂多个环节 , 通过观察学生行为、课程问答、活动展示等形式随时了解学情 。 在过程性评价中 , 由评价智力转向对智力和态度表现的双重评价 , 将学生的作业质量、课堂表现、改错与反思等均纳入评价体系 , 让每一个努力上进的学生都得到及时反馈和正面激励 。
【表现性|评价是这样促进教与学的】在过程性评价中 , 学校还会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 培养他们对自身学习的监控能力 。 例如 , 我是否达到了要求的学习目标?我对当前的章节还有什么疑问?我该如何改进和提升?
同时 , 我们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即时有效的过程性评价 , 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度等实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
(作者系青岛中学执行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2年01月05日第13版
作者:汪正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