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中产跨省补习:不怕学不起,只怕学不到( 二 )



每周从山西去天津上吉他课的:


【上海市|新中产跨省补习:不怕学不起,只怕学不到】每周从海口到广州上琵琶课的:


每周从河北某五线小城市去石家庄学芭蕾舞的:


每周从杭州到上海学尤克里里的:


每周从安庆到合肥转车再坐高铁到武汉音乐学院上课的:

每周从哈尔滨到北京学扬琴和表演的:


每周乘卧铺往返北京学小提琴的:


每周从大连飞哈尔滨跟俄罗斯老师学钢琴的:


还有一个朋友讲了他老家的故事:
华容县 , 湖南岳阳的一个小县城 , 以前从华容到岳阳要先坐3小时汽车 , 然后等几小时轮渡过洞庭湖 , 到达岳阳火车站 。 如果天气不好 , 轮渡停运 , 人们就要在客车上过夜 。 在没有高铁之前 , 岳阳到武汉要坐6小时火车 , 当时很多华容县的家长每周陪孩子去武汉音乐学院上1小时的课 。
现在交通情况应该大大改善了 , 但这种想想就累的“跋山涉水式学艺” , 换成我怕是坚持不了几次 。
看完这些真实故事 , 我的感受主要有三点:...

真的 , 能做的也只剩无言以对了 。

我的这种震撼里五味杂陈 , 首先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 其次是对“近在咫尺的资源不珍惜”的懊恼 , 然后是感叹自己“没能像别人家的家长一样努力” 。
其实比起以上带娃跨省市去上课 , 另一类跨省操作就相对省力一点 , 但开销更大 , 比如“把老师请过来上课” 。

据说中国的各大美院是有派系之别 , 你未来想要考哪个美院 , 就最好从一开始拜对师门 , 跟对人 。 所以这种斥巨资请老师来上课的肯定是铁了心想把孩子送进清美的了 。 我们都知道学画画本来就是烧钱的事 , 老师的收费本身就不低 , 专业美院老师的门槛就更高了 , 能打动一个清美的老师坐高铁跨三个省去教一个学生 , 大家可以打开你们想象力的大门 , 尽情地畅想一下家长付出的代价 。
新中产家庭 , 差的是钱吗?不 , 他们差的是资源 。 哪里有资源他们就往哪里凑 , 实在凑不过去 , 可以想办法让资源主动凑过来 。 不光是艺术类培训补习 , 就连学科类也会出现这种夸张又感人的双向奔赴——


在宁波上海的半路上汇合 , 钻进保姆车补习......这画面 , 007都不敢这么拍 。


终于提到了双减 。 双减之前 , 攒班请名师跨省市开课补习可能司空见惯 , 双减之后 , 怕是名师只能辛苦点 , 跨省市一对一 , 补完一个再换一个 。


不知什么神仙奥数老师3000元一节课 , 但你永远可以相信奥数这个东西 , 它只有更贵 , 没有最贵 。 而且不管多贵 , 都会一课难求 。
所以现在好多全面优秀的小孩 , 有才也就算了 , 浑身上下还闪耀着财富的光芒 。
我的一个在北京的朋友 , 以前每周飞一次上海来上MBA课 。 他说上课两小时 , 剩下的都是茶歇时间 , 和一众高端人士品茗吹水 , 结识朋友 , 扩充人脉 。 所以他总结道:跨省学习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层次的彰显 。
我现在就挺想把我的这些截图发给他看看 , “身份象征和层次彰显”的次元壁已经被打破了 , 跨省学习早已是众多中产家庭给孩子玩剩下的东西......
更为震撼的是 , 我找到了一位每周一次陪孩子从无锡自驾到上海学萨克斯的妈妈(寒暑假还会次数翻倍) , 我问她:“你当时决定让孩子来上海学萨克斯 , 是怎么考虑的?”

她可能觉得这个问题不值得成为一个问题 , 淡淡笑着说了一句:“也没多想啊 , 好的老师在哪 , 我们就去哪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