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双减”撞上“超长寒假”?8位校长解析2022年寒假设计方案( 二 )


王彦玲说 , 寒假作业根据各学科特点温故而知新 , 语文可听新闻、多读书、勤练字;数学要强化运算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英语应大声诵读 , 积极阅读 。 另外 , 建议家长用心选择2-3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 从孩子兴趣出发 , 阅读能拓宽知识面 , 提升思考能力和格局 , 实现知识的储备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 也是提升孩子气质的重要手段 。 李彦波提醒学生寒假里要注重温故而知新 , 除了写一些必要的作业以外 , 不妨根据孩子的情况不同 , 做不同的“温故”学习活动 , 例如 , 背一背乘法口诀 , 读一本孩子能看懂的数学科普读物 。
任克茵说 , “四自主 四环节”是学校始终坚持的教育模式 , 即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 学生要尊重独立自主完成作业、自主管理好手机、管理好体质、管理好情绪 , 并参加“自主学习小组” , 培养团队精神 。
董羊城建议同学们除了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 一定要做一个清醒的学习者 , 静下心来盘点这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 明确薄弱学科和短板所在 , 查漏补缺 , 分类、归纳、整理 , 厘清各类知识和问题 , 并养成及时梳理、总结、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思维体系好习惯 , 利用寒假为新学期蓄力赋能 。
再有就是重视“问题本”的使用 。 董羊城说 , 学习源于思考 , 思考源于问题 , 学习的进步源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 在寒假学习中要将问题及时记录在“问题本”上 , 并将解决的方法、思路进行整理 , 问题本是同学们未来学习的宝贵资源 。
赵晓娅也建议家长首先要督促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 , 此外可以再做一些针对性的复习和预习 , 补短板 , 获新知 。 当孩子想放弃的时候 , 一定是孩子遇到困难找不到成就感的时候 , 家长要及时出现 , 给予鼓励、关爱和支持 , 帮助反思总结、解决困难 , 也可以联系学校老师寻求帮助 , 让孩子重新找回自信、找到动力 。
宋泽亮副校长强调高中生“自主学习、用以致学” , 他建议学生学习计划结合学校安排 , 先做复习作业再做预习作业 , 探究作业贯穿整个假期 。 结合作业总量 , 匹配时间分布 , 学科间作设计 , 注重主科倾向 。 深度思考整块预留 , 浅层识记零散分布 。 制定每日计划 , 按时按量完成 。 避开答案干扰 , 遇困留作思考 。 其次是结合自身特点 , 补偿弱科 , 建议立足学科感悟 , 参考考试分数 , 对标学科素养 , 钻入课本研修 , 回看课堂笔记 。
适当留白  唤醒孩子内驱力
“好的教育 , 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 ”王瑛呼吁寒假里家校共同为孩子搭建成长的空间与舞台 , 去体验探究 , 增强创新精神;去热爱生活 , 发展健康的闲暇爱好;去认同自我 , 具有坚毅的心理品质 。 让孩子们扎实走出最美寒假印迹 。 王瑛说 , 长假难得 , 家长闲暇之余 , 可以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和图书馆 , 一起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一起运动奔跑 , 在“体育”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
刘惠萍说 , 学校要求孩子们在寒假中拾起爱好 , 开启自己新的“成长年轮” , 为此设计了亲子劳动、亲子读书、亲子运动、拾起爱好和家风塑造等活动 。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童年 , 家长要淡化对应试、对分数的刻意追求 。 ”刘惠萍倡议这个寒假“让孩子们在更多的艺术审美体验中度过 , 让孩子在旷野上奔跑 , 在运动场上流汗 , 让孩子们的精气神汇聚在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中 , 让寒假成为孩子们积蓄力量的重要时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