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幼儿教师”之十八:《重视对孩子进行礼仪启蒙教育》

《重视对孩子进行礼仪启蒙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忠心
一、孩子的一句话搅了家宴
奶奶从农村老家来看孙子小明 , 多日不见 , 长大了 。 孙子一口一个“奶奶”亲昵地叫着 , 奶奶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 , 甭提有多高兴了 。
奶奶到来 , 给全家人带来无限的愉悦 。 妈妈采购了鸡鸭鱼肉和各种各样新鲜蔬菜 , 做了一桌丰盛美餐 , 设家宴招待好久没到城里来的婆婆 。 小明跟奶奶形影不离 , 吃饭的时候也紧挨着奶奶坐 , 一个劲儿地给奶奶碗里夹菜 , 让奶奶多吃 。 爸爸妈妈看儿子跟奶奶那个亲热劲 , 那样懂事 , 打心眼里高兴 。 一家人边吃边说边笑 , 整个饭桌充满着欢乐、祥和、温馨的气氛 。
小明今天特别地高兴 。 他看奶奶吃完了一碗饭 , 主动地要孝敬奶奶一回 , 对奶奶说:
“奶奶 , 您还要饭吗?我给您盛 。 ”
小明的话还没说完 , 奶奶神情一愣 , 一直荡漾着笑容的脸 , 顿时变得阴沉起来 。 爸爸妈妈也也愣住了 ,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奶奶放下碗筷 , 满脸地不高兴 , 悻悻地说:
“你这孩子 , 这是怎么说话呢?我到你们这儿来 , 难道是来‘要饭’来的么?我不吃了 , 吃饱了 。 ”
小明的爸爸妈妈面面相觑 , 很是尴尬 。 整个家庭的空气 , 一下子似乎凝固了 。 任凭爸爸、妈妈一再解释是小明不会说话 , 奶奶就是不吃了 。 本来是一顿一家三代团圆的喜庆家宴 , 就因为孙子的一句“不得体”的话 , 闹得不欢而散 。
小明的话 , 肯定不是奶奶所理解的“乞讨”那个意思 。 可在一些地区 , 像我们河北省 , 就是把“乞丐”说成是“要饭”的 。 也许是孙子措辞不当的话 , 勾起奶奶什么伤心的往事 ,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奶奶这么生气 , 不得而知 。
但做父母的从这个“意外事故”中应当认识到 , 这全是由于平时对孩子缺乏礼仪启蒙教育造成的 。
二、历来重视孩子的礼仪礼节教育
所谓“礼仪” , 是指表示礼貌的具体礼节 , 包括言行举止的诸方面细节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 总离不开互相之间的交往 。 要交往 , 就要尊循社会的规范和道德的规范 , 还要考虑到当地的一些习俗或讲究 。 这些规范、习俗或讲究 , 都要以一定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 , 比如说 , 如何说话 , 怎样表示友好、尊敬 , 等等 。 可以说 , 礼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手段 , 也是反映一个人文明修养的标志 。
长期以来 , 中国的家长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子女在外待人接物懂不懂礼仪礼节 , 不仅反映个人的素质 , 也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声誉 。 孩子在外对人有礼貌 , 尊重社会公德 , 连整个家庭都受到敬佩 , 人们都会由衷地夸这个孩子“家庭教育好”;而一个孩子对人不讲礼貌 , 不尊重社会公德 , 连家庭的声誉都受到贬损 , 往往被人训斥“缺少家教!”
自古以来 , 在我国的家庭中 , 长辈对晚辈 , 父母对子女 , 都特别重视礼仪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 把礼仪作为儿童必修内容之一 。 古人说:“幼则束以礼让 , 长则教以计书 。 ”这是说 , 孩子小时候 , 重点是进行礼仪、品行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 长大一些才进行算术、语文这方面的知识教育 。
在我国流传很广的童蒙教材《三字经》中说:“为人子 , 方少时 , 亲师友 , 习礼仪 。 ”“养不教 , 父之过 , 教不严 , 师之惰 。 ”强调礼仪、礼节教育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 而家长、教师 , 则是对孩子进行礼仪礼节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
我国是文明古国 , 人们历来十分重视这方面的修养 。 西汉时期戴圣编纂的儒家经典之一《礼记》 , 便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 是我国古代礼仪的集大成 。 从东汉著名学者郑玄开始 , 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人专门研究《礼记》 , 有研究著作问世 , 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