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团组织把“创新实验室”搬到学生身边 让青少年在家门口“触摸”科创( 二 )


对大鱼营造这样的社会组织来说 , 成本上涨、经营困难是阻碍他们将创意落地的重要因素 , 而团上海市委的支持 , 将助他们“一臂之力” 。
得益于此 , 大鱼营造团队在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虹仙小区打造“闲下来合作社” 。 其负责人张欢是一名95后青年 , 两年多前 , 她的团队与区民防办等部门合作 , 在居民需求调研的基础上 , 把小区里闲置多年的防空洞改造成36个功能各异的独立空间 , 向全年龄居民开放“主理人”申请 , 可用于亲子育儿、游戏手作、二手市集等 。
张欢发现 , 相比于家长 , 少年儿童对参与社区活动有更浓厚的兴趣 。 “闲下来合作社”里 , 六年级学生小袁开设了“小袁棋社” , 在空闲时“摆摊”与来访者下五子棋 , 下一局收两元钱 , 虽然赢得少输得多 , 但他乐在其中;和小袁同年级的3个女孩主理“星月堂”空间 , 来访者花两三块钱就可观赏20分钟的“自创”歌舞表演等 。
最近 , “闲下来合作社”新入驻了两个科创类工作室 , 一个是在上海为国际学校提供STEAM课程的组织 , 将定期举办面向青少年的机器人、编程课程;另一个是环保组织 , 将举行工作坊 , 介绍在上海回收和利用塑料的新途径 。
“在‘双减’背景下 , 社区可以为亲子家庭提供所需的陪伴功能和美育、体育、科创小课程 。 ”张欢说 , “如果家长能信任社区、更多年轻人能参与进来 , 社区营造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 我们期待政府部门能进行自上而下的引导 , 促进青年积极参与社区生活 。 ”
青少年科创“发烧友”有了自己的基地
在浦东新区某小学有一个这样的男孩:被妈妈形容“不爱学习” , 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拒绝与人合作 。 2019年 , 他妈妈抱着“托管”的心态 , 帮他报名参加了张江国际青少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双创基地”)的科创特色爱心暑托班 。
在一堂“净水实验课”上 , 老师挖掘出他的隐藏优点:对做实验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 在老师的引导下 , 他的团队配合能力、自信心有了提升 , 还成了双创基地的“忠实粉丝” 。
在浦东新区 , 双创基地是一个联合了全市优质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和头部企业伙伴的平台 , 能够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课程、体验与服务 ,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双创基地主任林安都告诉采访人员 , 中小学校的科创课题资源参差不齐 , 强校的教师团队能力强大、获奖多;而在弱校 , 一个科技老师要服务几千名学生 。 为让孩子们能接受普惠型的科创教育 , 双创基地为学校提供零基础、科普类的课程和高阶类科创课程 , 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职业体验、社会考察、创新类比赛的渠道 。
林安都举例说 , 张江科学城附近有一所科技教育能力较弱的中学 , 双创基地团队帮学校打造了适合各年级学生的AI智慧园艺特色课程 , 很受孩子们欢迎 。 最近 , 该课题还入选了中国儿童中心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的全国校园AI特色课题项目 , 将在全国复制推广 。
在团上海市委出台“活力创城”五年行动计划的背景下 , 浦东新区团组织出台了浦东打造“科创活力生态圈”计划 , 双创基地作为计划落地的重要抓手 , 正在“链接”更多的委办、社区、学校、企业等主体 , 以惠及全市更多的中小学生 。
未来 , 浦东新区将建设一批旨在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的“梦创工坊”青年中心、小小创客实验室等物理空间 , 继续举办多元化的青创论坛、青创赛事、青创培训等活动 , 为青少年科创“发烧友”提供更多互动交流、资源分享的平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