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向综合化生活化人文化迈进

20年前 , 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启动 , 此后进一步明确科学素养成为理科课程目标 , 明确课程开发只提出统一标准 , 教师享有内容和程序方面的自主权 。 “探究”“过程”等几十年前发展起来的经典概念被确定为实施理科课程的途径和手段 。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 , 也是理科学习内容 , 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措施和重要内容 。 推进理科课程标准在课堂落地、落实 , 需要探索综合化、生活化和人文化的路径 。
综合化
基于社会情境的知识生成过程
我国理科课程综合化的改革实践 , 从20年前的迅速强化 , 到15年前的几近夭折 , 再到近年来的再度兴起 , 可谓步履维艰 。 理科课程综合化的优势在于学生的方法技能、观念、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或转变 。 真正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理科教育 , 应是师生面对真实情境开展互动交往、共同探索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 从作为探究过程的科学之标准到科学的历史与本质之标准 ,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在这一过程中 , 越来越强调科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
理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 理科各学科相关的实验教学资源开发是理科教学综合化的路径之一 。 围绕理科实验进行教学内容、方式、活动、教具等方面的创新 , 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概念 , 也能帮助学生体验跨学科概念及科学与工程实践过程 , 实现学科内、学科间的不同综合样态 。 为此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团队研制了系列创新实验:或观照课堂教学 , 解释重要原理 , 促进深度思维 , 提高认知能力;或以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的跨学科融合促进工程思维 , 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 , 提高创新能力 ,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 体验工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 理解科学在社会中的运用 , 逐渐形成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
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 这一问题已经从科学层面进入理科教育领域 。 2014年起 , 我们的研究团队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理科教育中的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研究”为载体 , 推动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理科课程变革 。 针对由当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所引起的一系列与社会伦理道德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性问题 , 研究团队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 促进理科教学的综合化 , 提出“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决策过程” , 并以“钢铁冶炼中的科学风险”等为例提出了“认知—评估—决策”整体推进的教学策略 。 我们提供了强化学生规避科学风险意识的教学策略(如场景展示法、风险体验法、模拟再现法等)和削弱学生对科学风险过度反应的教学策略(如解说示理法、示范鼓励法、集体参与法、动手亲近法等) , 开发了“PX(对二甲苯):你来决定”“煤矿设计的讨论”“能源中的风险”“天然气的利用——甲烷”“钢铁冶炼中的科学风险”“二氧化碳的科学风险”等14个案例 。 基于社会性议题的理科教育改革方面的成果已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应用并呈现6次 , PX事件等社会性议题的教学案例被采纳 , 为修订理科课程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案例资源 , 对课程标准实施形成了先导性与前瞻性的示范 。
生活化
走向基于日常生活的科学世界
学科综合化的走向实际上意味着要促进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发生更多联结 , 让知识源于生活 , 又能应用于生活 。 理科课程的生活化并非简单地回归生活 , 而是要强化理科教学与日常生活世界的联系 , 走向基于日常生活的科学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