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何帮助理工科“学困生”走出困境( 二 )


拓扑学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先驱库尔特·勒温把这样的转化策略概念化为“解冻—移动—冻结”三步行动理论 。 即:先由相关人员对学困生展开谈心、交流、帮扶等相对温和的转化活动 , 以缓和他们的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 实现学困生原有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解冻”;再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逐个清除学困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压力管理等心理方面的困扰因素 , 创造出心理“流动性” , 促使学困生发生充分的心理和行为“移动” , 逐步脱离原有的心理平衡 , 慢慢靠近并达成所期望的新的心理平衡;新的心理平衡的达成并非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终结 。 恰恰相反 , 在这一转化关键阶段 , 学困生的自信心、认知水平、人际沟通能力、情绪压力管理能力以及学习动机等均获得了质的提升 , 但是如果“移动”不够充分 , 或者缺乏“领跑者”持续激发学困生的自我“内驱力” , 他们新的心理平衡就极容易出现“退化”现象 , 无法实现转化成果的“冻结” 。 可以说 , 把新的心理平衡在学困生身上冻结稳固下来并保持“持久性”才是学困生转化工作成功的标志 。
如何让学困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好的教育策略需要有科学的实施路径才能收获理想的教育效果 。 然而 , 文献研究表明 , 我国理工科学困生基数较大 , 这意味着实现其个体心理的改变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 。 一方面个别干预成本太高;另一方面相较于学困生的基数 , 教育资源显得十分有限 , 个别干预只能是杯水车薪 。 那么 , 如何让我国的理工科学困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呢?
诸多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 团体辅导方式是现阶段解决此类问题比较理想的干预模式 。 团体辅导具有教育功能、发展性功能、预防和治疗性等功能 。 团体辅导是“领导者”(即团体辅导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运用群体动力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训练技术带领团体成员实现预设的团体目标 。 通过团体辅导可以使学困生在开放性的团体情境中获得内在需求的满足和认知能力的提升;通过相互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 使学困生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在团体氛围中相互影响 , 促使他们共同成长 , 并成为彼此的社会支持力量 。
大学学生工作部可组织心理教师和各学院心理辅导员担任学困生团体辅导的“领导者” , 对学困生进行长期的心理优化行动干预 。 团体辅导内容可涉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情绪压力管理、自我认知、爱的表达及爱的品质提升、人际互动技巧及和谐关系构建、学习心理调适、意志力提升和潜能开发等主题 。 每周活动一次 , 每个团体人数可控制在30到40人 。 目前 , 很多大学的学院都设置了一名心理辅导员 , 加上心理中心的教师 , 足可以组成一个学困生心理干预团队 。 每位老师带领一个学困生团体 , 基本上可以覆盖到大学全体学困生 。 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困生进行长程的心理优化行动干预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解决理工科学困生问题 。
团体辅导的实施可以有效实现学困生学习心理的“解冻”与“移动” , 但是要实现新的心理平衡的“冻结” , 还需辅以健全的学困生学业提升工作机制 , 给予每一位学困生以最真挚的帮助和最深切的关怀 , 将学困生的学业帮扶工作切实落到细微处 。 大学相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学困生问题 , 高位统筹 , 做好顶层设计 , 集中优质教育资源 , 建立一支以品学兼优的学优生、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优秀的学工人员为核心的学困生学业帮扶团队 。 专业教师可利用周末等空闲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困生补习功课 , 答疑解惑;学优生是学困生朝夕相处的亲密同窗 , 让他们和学困生“一对一”结对 , 一起学习 , 一起交流 , 最大限度地发挥同学之间的同侪效应 , 帮助学困生提速跑 , 并不断地激励学困生 , 使之获得转化的持续动力;而学工人员则可以穿插其间 , 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