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如果毕业与论文完全“脱钩”,研究生培养应实现“四个转变”


考试|如果毕业与论文完全“脱钩”,研究生培养应实现“四个转变”

文章图片


考试|如果毕业与论文完全“脱钩”,研究生培养应实现“四个转变”

文章图片


考试|如果毕业与论文完全“脱钩”,研究生培养应实现“四个转变”

文章图片


考试|如果毕业与论文完全“脱钩”,研究生培养应实现“四个转变”

文章图片


考试|如果毕业与论文完全“脱钩”,研究生培养应实现“四个转变”

文章图片


考试|如果毕业与论文完全“脱钩”,研究生培养应实现“四个转变”

文章图片


近来年 , 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唤研究生毕业去“唯论文” , 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发出相关通知 , 主要内容包括:原则上不再新批多学科综合性学报 , 杜绝“关系稿”“人情稿” , 本科生、研究生申请学位和毕业考核不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简单挂钩 , 等等 。
虽然刚听到这条“硕博研究生毕业 , 不与发论文简单挂钩”的消息着实令人振奋 , 但实际上却并未在研究生中产生太大的波澜 。
原因就在于“原则上”这三个字 , 况且通知的对象只是“学术期刊” , 因而并不是研究生毕业与发表论文脱钩的官宣 。
正如有一位研究生所讲:不简单挂钩 , 发表论文从毕业的充分条件变成必要条件了 。
虽然这只是毕业与论文脱钩的一次小插曲 , 但是 , 我相信那一天真的会到来 , 只是现在还不清楚“那一天”究竟是“哪一天” 。
但仔细思考一番:如若那一天真的来临 , 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众所周之 ,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主要包括入学考试、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参与科研实践、撰写学位论文、论文答辩及授予学位等环节 。
为了适应破除“唯论文论”的新变化 , 应当从目标定位、导师制度、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等四个方面 , 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优化和革新 。

01 目标定位: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
长期以来 , 我国研究生教育十分注重培养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 , 侧重单一知识结构的系统学习和理论层面的科研创新 , 造成了“三多三少”的不利局面:
学术型人才多 , 应用型人才少;
对学术前沿动态了解多 , 对社会现实需求研究少;
专业技术人才多 , 懂技术能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少 。
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常态 , 使研究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岗位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薄弱 。
单纯以论文数、质量来衡量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缺乏以“对学科和社会是否适应 , 其研究成果能否为社会服务”的评价导向的目标定位 , 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学术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平上有所欠缺 。
因此 , 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 , 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

研究生培养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 , 紧盯学科技术领域生成 , 深化对学科核心领域问题、前沿动态、颠覆性技术的研究探索 , 突出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
02 导师制度:由“师徒式”向“导师组”转变
当前 , 研究生导师制度仍然是以传统的“一对一”“师徒式”的指导模式为主 , 导师对研究生能否毕业具有“生杀大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