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如果毕业与论文完全“脱钩”,研究生培养应实现“四个转变”( 二 )



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 , 这种模式显现出一定的弊端 , 近年来师生矛盾日益突出 , 并由此产生的悲剧接连不断 。
由此 , 院校可以探索走开“导师组”联合指导模式 , 这种模式有利于导师之间博采众长 , 优化导师队伍的学科分布、年龄梯次、学历层次和学缘结构 , 发挥“规模效益”共同带领研究生 。

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 应对导师组中的所有导师开展遴选和考核 , 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模式 , 做到按需设岗、动态遴选、评聘分离、择优上岗 , 确保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活力 。
同时 , 要破除部分院校“同领域补位”的导师组模式 , 尝试走开跨学科、跨院校的联合式导师组路子 , 聘请与学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领导及工作人员 , 或兄弟院校相关领域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的专家教授 , 担任兼职导师或副导师 , 与责任导师联合培养 。

与学科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 , 邀请他们到院校开展案例讲座或带研究生到一线开展专题调研 , 同时鼓导师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等实践 , 既发挥了院校在理论研究、信息资料和学术队伍方面的优势 , 又能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现实难点、热点问题 , 强化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 , 实现院校与社会的优势互补 。

与其他院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 , 通过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 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精品课程、重大项目上 , 打造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 争取实现与兄弟高校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 拓宽研究生知识面 , 优化知识结构 , 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
03 课程教学:由“灌输式”向“自主式”转变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 , 对研究生系统知识掌握、科研能力培育具有基础作用 , 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搭建完善的知识结构 , 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
目前 , 研究生课程通常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来设置 。
这种课程设置虽然可以帮助研究生打牢基础、突出专业、适度补充 , 但也存在学生自由选择度有限、学科前沿知识匮乏等问题 。
在课程的编排上 , 部分公共基础课与本科所学课程内容上基本类似 , 甚至有些专业基础课也和本科阶段有所重复 , 凸现不出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 , 传统“填鸭式”授课还是传授知识的主流形式 。

此外 , 院校之间、学科之间的相对封闭性 , 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研究生之间的科研学术交流 。
为了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 在课程设置上 , 应从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 , 突出教学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前沿性 , 建立与社会实际相衔接、与岗位任职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

坚持“必修、选修、自修、讲座”四位一体的课程模式 , 配置好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 , 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 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 , 减少单一学科门类课程、增加综合课程 。
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 , 构建以主修学科为主体、多门学科相补充的复合知识体系 , 引导研究生参与适应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具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
在教学方法上 , 应大力倡导研讨式、案例式、辩论式教学和现地教学、参观见学等方式 , 切忌重形式、轻实效 , 重排场、轻质量 。
04 科研活动: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推荐阅读